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1>三曰:古先聖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於農民。農非徒為地利也,貴其志也。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農則其產復,其產復則重徙,重徙則死其處而無二慮。民舍2>本而事3>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4>;其產約而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5>。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6>;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7>,以是為非,以非為是。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齊策四》。 (2) 舍:通「捨」,音ㄕㄜˇ,捨棄。 (3) 事:從事。 (4) 產約:農作物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理。《孟子.離婁下》:「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唐.李白〈比干碑〉:「殊塗而一揆,異行而齊致。」
解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析闡明。《後漢書.卷三六.陳元傳》:「採孔子拜下之義,卒淵聖獨見之旨,分明白黑,建立左氏,解釋先聖之積結,洮汰學者之累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熟習、通曉。通「嫻」。《孟子.滕文公下》:「閑先聖之道。」《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閑於進對。」
顧名思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因名思義注音︰|ㄣ ㄇ|ㄥˊ ㄙ |ˋ漢語拼音︰yīn míng sī yì釋義︰猶「顧名思義」。見「顧名思義」條。 01.宋.魏了翁〈潭州州學重建稽古閣明倫堂記〉:「夫曰稽古,曰明倫,公所以語人者,亦切至矣。……誠使因名思義,顧瞻傑閣,宸翰昭回,必思古先聖賢所傳者。」
釣名沽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沽名釣譽」之典源,提供參考。 1、「沽名」:※《廙別傳》(據《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劉廙》裴松之注引)初,廙1>弟偉與諷2>善,廙戒之曰:「夫交友之美,在於得賢,不可不詳。而世之交者,不審擇人,務合黨眾,違先聖人交友之義,此非厚己輔仁之謂也。吾觀魏諷,不脩德行,而專以鳩合3>為務,華而不實4>,此直攪世沽名者也。卿其慎之,勿復與通。」偉不從,故及於難。 〔注解〕 (1) 廙:劉廙(西元180∼221),三國魏南陽安眾人,字恭嗣。初為曹操丞相掾屬,轉為五官將文學。魏初,為黃侍郎。弟劉偉與魏諷謀反,本應誅,曹操赦之。魏文帝時,官至侍中,賜爵關內侯。廙,音|ˋ。 (2)...
同床異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軍中,諡號忠武。〔參考資料〕 《古尊宿語錄.卷三三.舒州龍門佛眼和尚》師云:「同床共被,夢各不同。先聖云:『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且如生死一法中入得生死,而不被生死縛者;在生死被生死縛者。同共一法中,一人縛一人脫,豈不是夢各不同……」
斯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儒士。《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平日敬重斯文,喜歡才士。」《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先聖祠內,共觀大禮之光;國子監中,同仰斯文之主。」
升堂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宋.徐鉉〈巫馬大夫碑銘〉:「烈烈先聖,侁侁眾賢,升堂入室,體道同玄。」
淘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蕩除洗滌。《後漢書.卷三六.陳元傳》:「解釋先聖之積結,淘汰學者之累惑。」《紅樓夢》第一一五回:「把少時那些迂想痴情,漸漸的淘汰了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