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古代的輕刑。因其僅剃去毛髮而不傷肢體,故稱為「完」。《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積。」唐.顏師古.注:「完,謂不虧其體,但居作也。」
|
愁眉不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姚鵠〈隨州獻李侍御〉詩二首之二(據《全唐詩.卷五五三.姚鵠》引)再刖未甘何處說,但垂雙淚出咸秦。風塵匹馬來千里,蓬梗全家望一身。舊隱每懷空竟夕1>,愁眉不展2>幾經春。今朝儻降非常顧,倒屐寧惟有古人。 〔注解〕
(1) 竟夕:整夜。
(2) 展:舒張、打開。
|
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削去膝蓋骨。《荀子.正論》:「詈侮捽搏,捶笞臏腳。」唐.楊倞.注:「臏腳,謂刖其膝骨也。」
|
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謊、欺騙。《韓非子.和氏》:「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聊齋志異.卷一一.書痴》:「心竊怨古人之誑己也。」
|
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割去鼻子的刑罰。《戰國策.楚策》:「王曰:『悍哉!』令劓之,無使逆命。」《新唐書.卷二一六.吐蕃傳上》:「其刑,雖小罪必抉目,或刖、劓。」
|
和氏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經玉工鑑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後武王即位,卞和再獻,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
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套上腳鐐。《史記.卷三○.平準書》:「敢私鑄鐵器煮鹽者,釱左趾,沒入其器物。」司馬貞索隱引張斐〈漢晉律序〉云:「狀如跟衣,著左足下,重六斤,以代臏,至魏武改以代刖也。」
|
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刑罰之一。《漢書.卷四八.賈誼傳》:「今自王侯三公之貴,……而令與眾庶同黥、劓、髡、刖、笞、傌、棄市之法。」三國魏.蘇林.注:「傌,音罵。」
|
白玉無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潔白玉上毫無瑕疵。比喻人或事毫無缺點,十全十美。《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汝州風穴延沼禪師》:「白玉無瑕,卞和刖足。」《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七.犀珮記.勢逼改嫁》:「我是個白玉無瑕,怎肯使蠅相累。」也作「白璧無瑕」。
|
屨賤踊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踊為刖足者穿用的鞋子,踊貴以見刖者多,因以比喻刑罰苛濫。語出《左傳.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屨賤踊貴,民人痛疾。」也作「踊貴屨賤」。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