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0.68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腳陽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能愛民之父母官。就像陽光輝輝的春天長了腳一般。 出處開元天保遺事有腳陽春:「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璟,即宋璟。 用法用以形容地方官之勤政愛民。 例句本任市長推動市政建設,改善交通,體恤民生,可謂有腳陽春。 似詞民之父母/甘雨隨車/仁民愛物/澤及百姓/愛民恤物/視民如傷 反詞當道豺狼
諍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勸他人的正直言辭。[例]唐太宗虛心接納群臣的諍言,勤政愛民,終成貞觀之治。
流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滋生或沿襲而成的弊端。[例]國君若能勤政愛民,嚴懲不法,各種流弊自然不易滋生。
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誠心、真心。[例]市長勤政愛民,實心任事,頗獲大家好評。
九流三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教九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三教九流」係由「三教」及「九流」二語組合而成。 「三教」指儒、佛、道。語或出自《周書.卷五.武帝紀上》。北周武帝宇文邕,鮮卑人。生活節儉樸實,勤政愛民。在位期間(西元560∼578),改革鮮卑舊俗,釋放奴隸。當時因為社會動亂不安,許多人投身佛道,尋求精神上的寄託,武帝卻認為僧道不事生產、又不用交稅,影響國家財政,應該廢除。於是在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這天,他召集大臣、沙門及道士等,討論三教的好壞,結果儒教為先,道教第二,佛教最後。 「九流」則是出自《漢書.卷一○○.敘傳下》。敘傳是作者自敘家世、生平,兼及編纂旨趣、體例的文章,典源所錄是《漢書》...
君桴臣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有如鼓槌,而臣是鼓槌敲打的鼓,二者關係密切。比喻君臣合作無間,相得益彰。如:「在上者勤政愛民,在下者忠貞報國,君桴臣鼓,國家豈有不強之理!」
人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例]勤政愛民的人主,必受百姓的愛戴。
升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位提高。[例]他平日盡忠職守又勤政愛民,因此不斷的有升官的機會。
梁武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464~549)姓蕭名衍,字叔達,南蘭陵中都里人(今江蘇省武進縣西北)。南北朝梁開國君主。與南齊同族,仕齊,曾任雍州刺史。後乘齊亂,篡而自立,在位四十八年。博學能文,勤政愛民。晚年信奉佛教,曾三次捨身同泰寺。後於侯景之亂時餓死,卒諡武,廟號高祖。著有《孝經義》、《中庸講疏》、《涅盤》、《大品》、《淨名》、《三慧諸經義記》等書,明人輯有《梁武帝御制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