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74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立曾文家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曾文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是一所位於臺南市的國立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簡稱曾文家商。學校地址在臺南市麻豆區和平路9號。現任校長為張福祥。創校於1938年3月31日,最初校名為台南州立曾文實踐女學校,1941年4月,改名為台南州公立曾文家政女學校。目錄1 英文名稱2 校徽3 教學單位4 校史5 交通資訊6 參考資料 英文名稱National Tseng-Wen Senior Home Economica & Commercail Vocat...
國立嘉義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校前身為台南州立嘉義商業學校,光復前一年改辦為工業學校,並在彌陀路現址建築校舍,初設建築、化工兩科。三十四年十一月臺灣光復後,定名為臺灣省立嘉義工業職業學校。省府先後派林廷郎、老瑞沅來長本校,三十五年秋,本校開始辦理高級部。三十六年二月唐智繼任校長。四十二年八月,唐校長調長高雄工職,派陳炳塤先生任校長。四十四年八月,嘉義縣立初級工職奉命併入本校,省立工業職業補習學校亦改隸本校。當時全校共有機械、電機、木工、化工四科計三十二班。目錄1 英文名稱2 特色3 校徽4 教學單位5 校史6 交通資訊7 參考資料 英文名稱Nati...
國立斗六家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備處,設於鎮西國小校內。1943年4月1日校名改為台灣公立斗六農業實踐女學校。1945年台灣光復,台南州接管委員會派陳見成接收校舍校具等。1946年 2月5日校名改為台南縣立斗六初級女子職業學校。1950年8月1日奉令改名台南縣立斗六初級家事職業學校。1953年9月16日奉教育廳令准試辦高級部。1955年9月21日奉省教育廳令准正式辦理高級部改為完全中等學校。1968年8月1日奉教育廳令改為台灣省立斗六家事職業學校。1969年9月開始商業科招生。1970年8月1日奉教育廳令改為台灣省立斗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1970年...
五斗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比喻微薄的俸祿。唐.岑參〈送許拾遺恩歸江寧拜親〉詩:「看君五斗米,不謝萬戶侯。」宋.范成大〈初入湖湘懷南州諸官〉詩:「懷哉千金軀,博此五斗米。」
葉石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引用參考 生平民國十四年出生台南。人稱「石濤仔舍」。因先祖經商致富,是府城有名的地主家庭,民國二十七年,考上台南州立第二中學,閱讀許多世界文學名著,尤其是法國文學、舊俄文學,同時也廣讀社會科學和社會主義。中學三年級,創作處女作『媽祖祭』投稿張文環主辦的「臺灣文學」,未蒙刊出。四年級創作『征台譚』,投稿日人西川滿主持的「文藝臺灣」,仍未獲刊出。民國三十二年,春天,中學畢業,再度寄出日文小說『林君寄來的信』,這次總算在西川滿主編的「文藝臺灣」發表「處女作」,四個月後,又發表小說『春...
行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商、做買賣。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八:「行商之身,南州北縣。」也作「行販」、「行賈」。
牙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刷牙的用具。可除去齒間的汙垢。元.郭鈺〈郭恆惠牙刷得雪字〉詩:「南州牙刷寄來日,去膩滌煩一金直。」《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放下牙刷,趕忙披上夾尼袍子,走出櫃臺招呼。」也稱為「刷牙」。
羊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21~278)字叔子,晉南城人。武帝時鎮襄陽,綏懷遠近,甚得江漢人心,與陸抗對境,務修德以懷吳人,官至征南大將軍,陳伐吳之計,後病卒,南州民為之罷市巷哭,為立碑峴山,望其碑者皆流淚,時稱為「墮淚碑」。
國立白河商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能科 歷史沿革民國19年4月1日,創校校名『新營農業補習學校』,原址柳營民國26年4月,校名為『台南州立新營農業專修學校』民國33年8月,遷址至新營鎮民國34年10月,更名『台南縣立新營初級農業職業學校』民國35年8月,播遷校址至白河鎮民國48年8月,改制為五年制農校,改稱『台南縣立新營農業職業學校』民國51年8月,改制為『台南縣立新營商業職業學校 』民國57年8月,改制『台灣省立白河商業職業學校』民國59年7月,改制『台灣省立白河高級商業職業學校』,並附設『高級商業進修補習學校』民國60年7月,增設工科,更名為『台灣...
龐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9~214)三國蜀襄陽人,字士元,德公之姪。少時樸頓,未有識者,往見司馬徽,徽甚異之,稱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劉備召以為治中從事,與諸葛亮並為軍師中郎將,佐劉備取蜀。後因圍雒縣,攻城時中流矢而卒,時年三十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