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矯揉造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至於節義兩個字,從君親推到兄弟、夫婦、朋友的相處,同此一心,理無二致,……這純是一團天理人情,沒有一毫矯揉造作。」
俯仰無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無論對人、對天都問心無愧。《鏡花緣》第七一回:「對得天地君親,就可俯仰無愧。」
老氣橫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壯氣橫秋注音︰ㄓㄨㄤˋ ㄑ|ˋ ㄏㄥˊ ㄑ|ㄡ漢語拼音︰zhuàng qì héng qiū釋義︰比喻人氣概豪邁,自命不凡。見「老氣橫秋」條。 01.宋.曹冠〈浪淘沙.清介百無求〉詞:「自負平戎經國略,壯氣橫秋。」 02.宋.蘇軾〈減字木蘭花.惟熊佳夢〉詞:「惟熊佳夢,釋氏老君親抱送,壯氣橫秋,未滿三朝已食牛。」 參考詞語︰膽氣橫秋注音︰ㄉㄢˇ ㄑ|ˋ ㄏㄥˊ ㄑ|ㄡ漢語拼音︰dǎn qì héng qiū釋義︰比喻人具膽識,氣概非凡。見「老氣橫秋」條。 01.元.袁士元〈清平樂.鼇波萬里〉詞:「世家元在兜鍪。少年膽氣橫秋。自此將軍一步,會看談笑封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捨棄、拋棄。《說文解字.手部》:「捐,棄也。」如:「為國捐軀」。《楚辭.屈原.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
椎心泣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李陵〈答蘇武書〉(據《文選.卷四一.書上》引)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於平城,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況當陵者,豈易為力哉?而執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視陵,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為也,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於國主耳。誠以虛死不如立節,滅名不如報德也。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沬不死三敗之辱,卒復勾踐之讎,報魯國之羞。區區1>之心,切慕2>此耳。何圖3>志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4>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注解〕 (1) 區區:自稱的謙詞。 (2) 切慕:十分愛慕。指愛慕范蠡、曹...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四一.樊噲等列傳》贊曰:「仲尼稱:『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言士不繫於世類也。語曰:『雖有茲基,不如逢時。』,信矣!樊噲、夏侯嬰、灌嬰之徒,方其鼓刀僕御販繒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勤)〔勒〕功帝籍,慶流子孫哉?當孝文1>時,天下以酈寄2>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若寄父為功臣而又執劫,雖摧呂祿,以安社稷,誼存君親,可也。」 〔注解〕 (1) 孝文:劉恆(西元前202∼前157),漢高祖劉邦之子,繼漢惠帝即位。施政採黃老治術,尊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仁慈恭儉,廢除殘酷的刑罰。天下豐殷,四境和平。 (2) 酈寄:漢朝人,字況,生卒年不詳。
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供使喚差遣的人。《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
孝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兇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紀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
卓文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跟隨窮書生司馬相如回到成都之後,發現司馬相如家裡一無所有,只好變賣所有家當,開了一間小酒鋪。卓文君親自當掌櫃賣酒,司馬相如則兼打雜工作,生活相當清貧。後來還是卓文君的父親知道愛女的情形後,接濟了許多銀兩,並將卓文君的嫁妝補送過來,他們的生活才有所改善。 評價  卓文君堅強果決的個性,在當時可算是奇女子,她富於浪漫色彩、敢於追求愛情,但又能理智的化解婚姻危機,充滿感性又不失聰慧,這就是不一樣的卓文君! 參考資料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11/n1518005.htm維基百科
三春寸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寸草春暉」。見「寸草春暉」條。01.宋.蘇舜欽〈送子履〉詩:「幸有江山聊助思,莫隨魚鳥便忘歸。君親恩大須營報,學取三春寸草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