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呢呢痴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柔馴而不懼人的神態。《西遊記》第一三回:「又見呼的一聲,跑出十來隻肥鹿,一大陣黃獐,見了人,呢呢痴痴,更不恐懼。」
|
呢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呢絨料子所裁製成的衣服。如:「她今天穿了一件上好的紅呢衣,使得她在舞會中特別顯眼。」
|
按呢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樣子。
|
馬褲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面有明顯斜紋的毛料。最初用來做馬褲,故稱為「馬褲呢」。也可供做外套、大衣等。
|
鏡面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呢,細罽,一種毛織物。鏡面呢指極細密的呢,因有如鏡面的光滑,故稱為「鏡面呢」。
|
欲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幹嘛、做什麼。帶有疑問的口氣。
|
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表示某種情形的程度。如:「他可聰明著呢!」、「這石頭沉著呢!」
|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聽信小人而殺害忠貞大臣,結果遭到亡國的噩運。如果當時秦朝的君王肯採納忠言,也許今天還是秦朝的天下呢!從古到今的國君都喜愛聽信小人的話,真像出自同一山丘的貉(ㄏㄜˊ,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樣,沒有什麼差別。」楊惲如此借古諷今,實在是太猖狂無禮了!宣帝聽了很生氣,就將楊惲免職。後來「一丘之貉」由此演變而來,用來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
|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囫圇吞棗」之「囫圇」,典源作「渾崙」。「渾崙」同「囫圇」。囫圇,整個。「囫圇吞棗」指吃棗子時不加咀嚼,把整個都吞下去。#語本《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趙州大蘿蔔頭》。後用「囫圇吞棗」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
△「生吞活剝」
|
杯水車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善就會微弱到只剩一杯水的力量,邪惡的勢力當然會越來越大,最後是不是就會反過來,把善的勢力給取代了呢?由此看來,孟子「杯水車薪」的比喻是很具警惕意義的。後來這句成語多用來比喻力量太小,無濟於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