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71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笑裡藏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口蜜腹劍,佛口蛇心,笑面夜叉,綿裡藏針反義:心口如一辨似: 「笑裡藏刀」及「口蜜腹劍」都有外表和善,內心暗藏陰謀的意思。 「笑裡藏刀」側重於形容面容和善;「口蜜腹劍」側重於形容話語甜蜜。 笑裡藏刀 口蜜腹劍 辨似例句 ○ ㄨ 我看他只是表面友善,得小心提防他~。 ㄨ ○ 他是個~的人,你千萬別輕信他的花言巧語,免得吃虧上當。
瞻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遠望。《詩經.邶風.燕燕》:「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見一少年,臨流瞻望。」
強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勁度強硬的弓。漢.桓寬《鹽鐵論.伐功》:「以漢之強,攻於匈奴之眾,若以強弩潰癰疽。」《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又不欲操儒業,仍使挽強弩,馳怒馬,登武進士弟。」也作「彊弩」。
手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手勢示意。唐.裴鉶《崑崙奴》:「知郎君穎悟,必能默識,所以手語耳。」《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徐再與手語,夜叉似微解。」
尊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謂。尊稱對方的父親。《晉書.卷七五.王湛傳》:「坦之乃辭以他故。溫曰:『此尊君不肯耳。』」《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既尊君在交,何久淹此?」
踞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開兩隻腳,雙膝弓起坐著。這種姿態帶有倨傲不恭、旁若無人之意。《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見一巨物來,亦類夜叉狀,竟奔入洞踞坐鴞顧。」
還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而復生。如:「借屍還魂」。《西遊記》第九回:「龍王就令夜叉將光蕊身屍送出江口還魂。夜叉領命而去。」也作「返魂」。
怪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奇形怪狀的妖魔。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天地之濱,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彙匹儔也。」《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又叫家丁妝了一班牛頭馬面,魔王夜叉,極猙獰的怪物。」
天龍八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迦八類佛教的護法神。《佛名經》卷二九:「一切聖賢、天龍八部、法界眾生。」也稱為「八部眾」。
八家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曹鬼役。在臺灣的迎神賽會中,常見由八人裝扮成牛頭、馬面、白無常、黑無常、夜叉、鬼卒、司枷、攜鎖差役八位鬼役,有如官府的家將,列隊於主神駕前,舞蹈遊行,以驅除惡鬼,警惕世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