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尖齒鯊或大口沙條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aenogaleus macrostoma (Bleeker, 1852)
體形修長;眼大型,側位,具瞬膜;噴水孔小;鰓裂長為眼前後徑之兩倍長或更長;口裂呈拋物線狀;下頜齒凸出,上頜齒具小齒尖但無鋸齒緣,下頜齒齒尖呈鉤狀,亦無鋸齒緣;背鰭兩枚,無硬棘;臀鰭1枚;第二背鰭起點約與臀鰭起點位置相對或稍前;臀鰭小於第二背鰭,臀鰭前無隆脊;尾鰭前具凹窪。體表無明顯之記號,體色淡灰或青銅色。
出現於北緯10~30度間之西太平洋及北印度洋沿近海域。臺灣西南海域有漁獲記錄。
熱帶陸棚水域常見的種類,胎生,每胎產仔4尾,目前為止對其生態習性所知有限。最大可成長至100公分,雄魚成熟體長約70公分,胎仔產出體長20公分左右。
可由底延繩釣、底刺網或底拖網所漁獲,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半沙條鯊科(Family Hemigaleidae),Weasel Sharks
大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ascanopsetta lugubris (Alcock, 1894)
體扁長;口大,下頜領突出;兩眼在左側;體暗褐色具小斑點;盲側淡黃色;體長可達25公分。
世界三大洋。
棲息於沙泥底質之海域的肉食性魚類,仔魚期(如圖(二))漂浮於海面,眼睛在身體之左右兩側,而稚魚至成魚期右眼向左移,屆時則眼睛同位於左側。
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鰈目(Order Pleuronect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鰈亞目(Suborder Pleuronec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鲆科(Family Bothidae),Left-eye Flounders
大口巨頜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口擬珍燈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mpanyctode hectoris (Günther, 1876), onderbaadijie
體長而側扁,口大、口裂遠超過眼眶後緣,上頜骨後方不擴大。臀鰭起點於背鰭基末端下方,而背鰭基之長度與臀鰭基略等,5個PO、5個VO、1個Pol;3個SAO呈直線排列,4個Prc呈水平排列;雌雄均具SUGL、INGL;頸背、PVO下、背鰭及臀鰭基皆有發光組織。
南太平洋,澳洲南部、紐西蘭及智利。
本種屬南半球魚種,體長約為7公分左右,夜間常集中於200公尺附近。
是大量為人類所利用之燈籠魚魚種,其資源量大,產量區豐,可加工作魚粉。在1969到1974年之間,在非洲西南外海,本種燈籠魚曾以每年42,560噸被捕獲。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燈籠魚目(Order Myctophiformes)
燈籠魚形首目(Superorder Scopelomorpha)
燈籠魚科(Family Myctophidae),Lanternfishes
大口鋤突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口尖齒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而延長。頭平扁,尾鰭前具凹窪。吻中長,吻端背視如楔形。眼橢圓形,具瞬膜。前鼻瓣如短葉片狀。鰓裂長,長度為眼徑之1.8-3.0倍。口裂呈長拋物線狀;唇溝一般長;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齒頭外斜,外緣具3-4小齒尖,正中具一尖直小齒;下頜前部齒細尖,矛狀,邊緣光滑,不具小齒尖,後部有數齒外側基底具1小齒尖,口閉時下頜齒明顯突出。噴水孔微小。盾鱗具5棘突5縱脊。背鰭2個,形狀相同,第二背鰭較小;前緣圓凸,後緣深凹,上角鈍尖,下角延長尖突;第一背鰭起點在胸鰭內角之上方或稍後;第二背鰭起點在臀鰭之前;腹、臀鰭皆較第二背鰭小;胸鰭等大或略大於第一背鰭,略呈鐮刀狀;尾鰭狹長,稍大於頭長,上葉近尾端,下葉前部尖...
大口湯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呈紡錐形。頭中大。吻長較眼徑略短。上頜骨向後達瞳孔之前部下方。眶前骨及前鰓蓋骨邊緣具鋸齒。體被中大型櫛鱗,頰部、鰓蓋及鰓蓋下骨均具鱗;側線完全而平直,僅於胸鰭上方略向上彎曲;背、臀鰭基部均具鱗鞘。背鰭單一,硬棘部和軟條部間具缺刻,硬棘X,軟條數9-11;臀鰭硬棘III,軟條數10-11;尾鰭凹形,上下葉端稍鈍。體上部黃綠色而有銀色光澤,下部銀白色;成魚體側的每一鱗片均具黑褐色緣。各鰭淡黃色,背、鰭具不顯之黑色緣;尾鰭上下葉各有1大型黑色斑點。
大口長頜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非常扁平而長型,兩眼均在左側。頭中型。下眼稍前於上眼,兩眼間隔處有一狹小骨脊。口特大;上頜超過頭長之 1/2;下頜突出,但向前不超過吻端,向後遠超過眼之後緣;頜膜不甚擴展;上下頜齒不發達。無鰓耙或發育不全而呈圓盤狀。鱗極小且易脫落,兩側皆被圓鱗;兩側皆具側線,側線鱗數152-205。背鰭前數鰭條稍延長,具軟條數111-127;臀鰭鰭條正常,具軟條數76-88;胸鰭短於頭長;尾鰭圓型。眼側體暗棕色,具暗色小點,腹膜淡藍色,奇鰭色深,偶鰭色淺;盲側淡黃色。
大口寡鱗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