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9.65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我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24年4月6日,張我軍於「台灣民報」上登出一篇文章《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才一記打醒了許多人的春秋大夢,揭起了台灣新文學的大旗,欲打倒那陳腐頹敗的舊文學。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有它重要的時代意義,代表著台灣人民反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意識,帶有民族主義的色彩,透顯出反日,反封建的時代精神。張我軍的重要性,即他是這一運動的開路先鋒,帶引起日後台灣文學界的波濤巨浪。 影響:他影響台灣文壇最鉅的事情,是他於1924年4月與11月於《台灣民報》發表的〈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與〈糟糕的台灣文學界〉,該兩篇抨擊台灣舊文學與舊詩人的文章,引...
榮格(C._Ju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的書。在夢的分析上,榮格強調不應該僅局限於單獨的夢,而是關注夢的系列,著重分析與個人有重要影響的“大夢”。同時,榮格對夢的一些神秘現象也產生了興趣。榮格按時間順序把夢分成指向過去的夢(即通常的對過去生活進行回應的夢)、同時不同地的夢(即夢見的一件事正好在現實的某一角落同時發生)和指向未來的夢(即預言的夢)。對於後兩者因違反因果律,在當今科學無法得到解釋。榮格認為應該用現象學的觀點理性地看待,而不是簡單地否定排斥。他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對原始人類的心理進行考察,提出集體無意識這一重要的心理學概念。他提出內傾和外傾的心理類型...
邱妙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於同年10月,她的首部長篇小說《鱷魚手記》獲得時報文學獎推薦獎。1997年2月台灣同志首次舉辦十大夢中情人票選活動,邱妙津獲得女同志夢中情人的榜首。2000年9月,她的遺作《蒙馬特遺書》不但在上海正式授權出版,也由前衛導演魏瑛娟搬上舞台。邱妙津的死亡,給予後人深深的遺憾。 觀點邱妙津創作的時期正是台灣解嚴初期,開始對同性戀文化進行認同的曖昧階段。在傳統文化長期熏陶和影響之下長大的邱妙津,本身對於同性戀存在著痛苦的認同迷惑,以致她的作品中時常有濃厚的自傳性色彩,他慣以喃喃自語的手記形式和豐富飽滿的華美文體,讓同性戀者的...
大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覺悟。《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淮南子.俶真》:「今將有大覺,然後知今此之為大夢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