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05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星名。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較地球略小。屬於類地行星,外觀呈現淡黃色,擁有濃厚大氣層,溫室效應劇烈,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在古代,金星於日出前出現在東方稱為「啟明」,傍晚出現在西方則稱為「長庚」。也稱為「太白」、「太白金星」、「太白星」。
2.頭暈眼花時,眼前出現像小點星星的幻覺,稱為「金星」。如:「我不小心摔了一跤,眼冒金星,差一點昏倒。」
火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星名。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有兩顆小衛星。屬於類地行星,外觀呈現紅棕色,大氣稀薄。表面的奧林帕斯山是太陽系的最高山峰。古稱「熒惑」。
2.物體燃燒或碰撞時,向四方迸射的火點。如:「木炭燃燒時,迸出細碎的火星。」也稱為「火星子」、「火星兒」。
太陽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除了金星和水星外,其他行星都有衛星,但有些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除了九大行星外,還有大10顆行星,他們說,該假設的第十顆行星定期重現,擾亂了天王星的運行軌跡。太陽系中至少有60顆衛星。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有千百萬個小岩石所構成的小行星。最後,還有1000億個圍繞著太陽的慧星。太陽系的形狀很難確定,但為了研究方便,我們試想一個模型。假設太陽是為直徑90公分的氣球,那麼水星就是巨雷太陽37公尺的芝麻粒,金星是離太陽70公尺的碗豆,地球是距離太陽98公分的小豆子。火星是距離太陽149公尺的鹽巴...
土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星為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其大小和質量仍次于木星,其赤道半徑為60,399公里,距地球7億4千萬英里,公轉一周時間為29.5年,並具光環系統。
木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星名。距離太陽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六十餘顆衛星,有行星環。屬於類木行星,大氣成分主要為氫和氦,外觀可看到平行於赤道,呈現紅、棕、黃、白色各異的寬廣雲帶,另有大氣氣旋造成的大紅斑。古時分周天為十二次,木星每歲行經一次,十二歲而一周天,用以紀年,故也稱為「福星」、「歲星」。
水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星名。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小的行星,只比月球略大。屬於類地行星,地表多隕石坑。幾乎沒有大氣,晝夜溫差極大。也稱為「辰勾」、「辰星」。
海王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星名。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目前已知有十餘顆衛星,有行星環。屬於類木行星,外觀呈藍色,大氣成分主要為氫、氦及甲烷。
天王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781年3月3日的夜裡找到,使得人類所知道的太陽系規模大了一倍。(註2)2. 天王星是太陽系中第三大行星,最特殊的地方是其自轉軸相當傾斜,看起來就像用側邊躺在軌道上轉動,先以一個極對著太陽,公轉到另一側時換上另一個極。這或許是因為天王星在形成之時受到別的星體撞擊的緣故。天王星已知的衛星有十七顆,還有一系列黯淡的環系。(註1) 發現天王星1781年,天王星太過黯淡,肉眼觀察不易,但是用雙筒鏡就可以看見,反射鏡直徑15.7公分,焦距2.13公尺。赫歇耳當時在搜尋雙子做一帶的天空,計算不同亮度的恆星,打算製作銀河系圖。但此時...
類木行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系八顆行星當中,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之合稱。這些行星距離太陽遠,體積與質量大,主要為氣體和冰體組成,密度小,衛星個數多,且具有行星環。
冥王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30年湯姆包夫(C. Tombaugh)研究照相底片時所發現,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最小星體之一。冥王星赤道直徑約為2345公里,公轉週期247.686年,自轉週期6.387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