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59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瞭若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對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參見「瞭如指掌」條。《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序》:「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
瞭如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瞭如指掌」條。 01.《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序》:「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 02.宋.況周頤《蕙風詞話續編.卷一.王文簡倚聲集序》:「僅二百數十言,而詞家源流派別,瞭若指掌。」 參考詞語︰洞如指掌注音︰ㄉㄨㄥˋ ㄖㄨˊ ㄓˇ ㄓㄤˇ漢語拼音︰dòng rú zhǐ zhǎng釋義︰猶「瞭如指掌」。見「瞭如指掌」條。 01.明.李清《三垣筆記.卷下.弘光》:「有譽不與辨,惟歷陳漕事原委,洞如指掌,國弼一語不能對,頰赤而已。」
不屑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片。刺,名片、名帖。 (4) 濂溪:周敦頤(西元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人。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山祖,二程皆其弟子,世稱濂溪先生,卒諡元公。 (5) 恚:音ㄏㄨㄟˋ,怨恨、憤怒。 (6) 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參考資料〕 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據《豫章先生文集.卷三○》引)范文正公書,落筆痛快沈著,極近晉宋人書。往時,蘇才翁筆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惟稱文正公書與〈樂毅論〉同法。
周敦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今湖南省道縣)人。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山祖,二程皆其弟子,世稱濂溪先生,卒諡元公。
通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書名。北宋周敦頤撰,一卷,朱熹注。旨在闡發易經之理,與太極圖說相表裡,為宋代理學的重要著作。原名《易通》。或稱為《周子通書》。
獵心復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獵心喜」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周敦頤〈周子遺事〉(據《周濂溪集.卷九》引)吾十六、七時,好田獵1>,既而自謂已無此好。周茂叔2>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潛隱未發,一日萌動,復如初矣。」後十二年暮歸,在田閒見獵者,不覺有喜心,因見果知未也。 〔注解〕 (1) 田獵:打獵。 (2) 周茂叔:周敦頤(西元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人。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山祖,程顥、程頤皆其弟子,世稱濂溪先生,卒諡元公。〔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七》
不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片。刺,名片、名帖。 (4) 濂溪:周敦頤(西元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人。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山祖,二程皆其弟子,世稱濂溪先生,卒諡元公。 (5) 恚:音ㄏㄨㄟˋ,怨恨、憤怒。 (6) 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參考資料〕 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據《豫章先生文集.卷三○》引)范文正公書,落筆痛快沈著,極近晉宋人書。往時,蘇才翁筆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惟稱文正公書與〈樂毅論〉同法。
主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明理學家的一種除去妄念,而使心思純靜的修養方法。為周敦頤首倡,主張未有天地之前的太極與人的本性均為靜,後因人心染上雜念、欲望而不靜,故必須透過無欲無為的工夫才能誠,即達到純粹至善的道德境界。見宋.周敦頤《太極圖說》。
二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陰氣和陽氣。宋.周敦頤〈太極圖說一〉:「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