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4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聞雞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祖逖,半夜聞雞啼,立即起床操練武藝的故事。典出《晉書.卷六二.祖逖傳》。後用以比喻及時奮起行動。《舊唐書.卷一二九.韓滉傳》:「今見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搖,則有聞雞起舞者矣。」金.元好問〈木蘭花慢.對西上搖落〉詞:「不用聞雞起舞,且須乘月登樓。」
一蹶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蹶,跌倒。振,奮起。「一蹶不振」指跌倒了就不能再奮起。語本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後用「一蹶不振」比喻一遭受挫敗,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再接再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勇往直前,堅持不懈,奮起直追反義:一蹶不振,打退堂鼓,灰心喪氣,裹足不前辨似: 厲,音ㄌ|ˋ,同「礪」,磨利。不可寫作「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奮起。[例]士氣大振、萎靡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稱具有鋒刃的兵器。[例]利刃、拔刃奮起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千鈞一髮,危在旦夕,岌岌可危,間不容髮,搖搖欲墜,積薪厝火反義:安如泰山,安如磐石,巋然不動辨似: 「危如累卵」及「千鈞一髮」都有危險的意思。 「危如累卵」側重於形勢的危險;「千鈞一髮」側重於眼前緊迫危急。 危如累卵 千鈞一髮 辨似例句 ○ ㄨ 國事已~,有志青年應奮起救國! ㄨ ○ ~之際,他奮不顧身地跳下河,救起溺水的小孩。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林沖本是武藝高強的軍官,他被官府陷害、壓迫,初時都忍受了,後來對方要置他於死地,他終於忍無可忍,奮起反抗。=四.=例子 1. 明末的農民起義往往是逼上梁山的。2. 我不會唱歌卻非要我唱,只好逼上梁山了。=五.=近義 鋌而走險 | 官逼民反=六.=故事梁山,在山東省壽張、鄆城、東平三縣境內,相傳為落難英雄聚義處。縱觀《水滸傳》書中所寫的眾多好漢大都因為受到官府、惡霸的逼迫,不得已而上梁山造反,而典源取的是「林沖雪夜上梁山」的故事。林沖原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只因太尉高俅的乾兒子高衙內看上他的妻子,就設計陷害他下獄,使...
沉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奮起
興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感動奮起。《孟子.盡心下》:「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墨子.非攻中》:「今師徒唯毋興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以冬夏為者也。」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朝傳至古公亶父時,才正式建國,立國號周。他重修后稷、公劉的大業,積累德行,施行仁義,國人都非常愛戴他。戎狄中的薰育族來侵擾,想要奪取財物,古公亶父不反抗就給他們。隨後又再度侵擾,想要搶奪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憤怒,想奮起抵抗。古公說:「民眾擁立君主,是要讓他為大家謀利益。現在邊疆民族前來侵犯,目的是為了奪取我們的土地和民眾。民眾跟隨我或是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如今民眾因為我的緣故去打仗,要我犧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