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舊雨新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雨,指老朋友。參見「舊雨」條。新知,剛結交的朋友,參見「新知」條。後以舊雨新知比喻新舊好友或顧客。如:「她交友廣闊,舊雨新知不計其數。」
莫逆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莊子》一書中對生命的認識有許多闡述。例如在〈大宗師〉一文裡,記述子祀、子輿、子犁、子來等四人,互相談論道:「誰能把『無』當作頭,把『生』當作背脊,將『死』當作尾脊骨,或者是有誰能知道死生存亡是同為一體的,我就與他做朋友。」結果四個人都心領意會於生命來自於無而至於有,最後又歸於死亡─即無。因而四人相視而笑,彼此心意相通,遂結為至交好友。後來「莫逆之交」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意相投、至好無嫌的朋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友人。如:「親朋好友」、「朋友」。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明.無名氏《鬧銅臺》第五折:「今在一處,結為刎頸之交,同心合意,生死相護。」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真是如膠似漆,刎頸之交。」也作「刎頸交」、「刎頸至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好友、舊識。如:「沾親帶故」、「一見如故」。《隋書.卷七○.李密傳》:「乃散家產,賙贍親故。」
浮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時,曾為太子賓客,故亦稱為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當時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若。 (5) 興在象外:感興存在於表象之外。興,音ㄒ|ㄥˋ。詩六義之一,先言他物以引領所詠之事的詩歌作法。
司空見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空見慣」這句成語,與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有關。劉禹錫和柳宗元是好友,兩人都因宰相王叔文的牽連被貶官。之後,劉禹錫的仕途就相當的乖舛,屢經波折後,好不容易才在唐文宗太和二年回到朝廷擔任主客郎中的官。「司空見慣」的故事,大概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當時京城有位曾經擔任過司空的李紳,也喜愛詩歌,因為久仰劉禹錫的才名,所以特別在自家擺設盛宴款待他。席中,還安排一位年輕貌美的歌妓表演。劉禹錫看到李紳隨手一擺,就是這麼盛大的場面,想必早已見慣了,不禁為自己乖舛遭遇,感到非常悲傷。劉氏曾經在江南擔任過刺史,所以詩中自稱為「江南刺史」。後來從這段故事摘出「司空見慣」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經常常看到,不足為奇的意思。
高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西元262∼303),字士龍,晉吳郡人。與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其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高風亮節」,用來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氣節堅貞。
移樽就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七十歲時所寫,內容是寫他的同榜好友李留守(李程)前來拜訪,兩人在釣船上喝酒,閒談間聊到以前在翰林院一起當差的舊事。其中「引櫂尋池岸,移尊就菊叢」,意思是說:划船上岸後,將宴席移到菊花叢中繼續喝酒聊天,說一些分別後的事情。後來「移樽就教」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主動向人求教。
一日三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隋唐演義》第二二回:「若是知心義盟好友,偶然別去,真是一日三秋,常要尋著個機會相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