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4.43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現身說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觀世音菩薩來教導眾生,因眾生的不同因緣,而化現適當的各種身分。見《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後比喻以親身經歷為例證,來勸導別人。如:「他以自己苦讀多年的經驗,現身說法,更是可貴。」
六根清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謂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都可以看、聽一切和得到一切愉快的覺受。《妙法蓮華經》卷六:「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淨,得是六根清淨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後泛指斷絕塵世間的一切慾念。
南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Namas的音譯。為敬禮的意思。但在中國常被誤解為歸依的意思。《妙法蓮華經》卷一:「我聞聖師子,深淨微妙音,喜稱南無佛。」宋.蘇軾〈阿彌陀佛贊〉:「口誦南無阿彌陀,如日出地萬國曉。」
悲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救苦救難的心來觀察眾生的痛苦。《妙法蓮華經》卷七:「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幢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道場用來裝飾的長形旗幟。《妙法蓮華經》卷一:「一一塔廟,各千幢幡。」
聲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從他人開示、教授佛法,進而修行悟道者。《妙法蓮華經》卷二:「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
忍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耐承受。《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妙法蓮華經講經文》:「如此辛懃能忍受,不生退屈有何緣?」《宋史.卷三三五.列傳.种世衡》:「師中歎曰:『逗撓,兵家大戮也。吾結髮從軍,今老矣,忍受此為罪乎!』」
天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宗教謂人死後所投生的快樂世界。《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一上》:「心能地獄,心能天堂。」
火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比喻熾燃著煩惱火焰的輪迴世界。《妙法蓮華經》卷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稱天龍鬼神等為「非人」,即異物之意。《妙法蓮華經》卷七:「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