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61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充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充滿。《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今陰陽錯繆,氛氣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濟。」《三國演義》第六○回:「明公乃漢室宗親,仁義充塞乎四海。」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故事 南北朝時的高洋廢魏孝靜帝元善見,自主為王,建立北齊。他殘暴鎮壓元氏異己,培植自己的高氏實力,使元氏宗親無不驚慌恐怖。將軍元景安為保存自己,打算改姓高氏。堂兄弟元景皓反對說:「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為瓦全。」(意為: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能去做陶器而偷生。)元景安把這段話告訴高洋,高洋便殺了元景皓,並將他的家人遣送至外地。   解釋 比喻寧為正義事業犧牲,絕不屈辱偷生。 詞意 相似詞:寧...
出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臉、失體面。《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事已如此,劉皇叔乃漢室宗親,不如真個招他為婿,免得出醜。」《紅樓夢》第三七回:「就拿韻來,我雖不能,只得勉強出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賑救。《後漢書.卷三十五.張純傳》:「贍卹宗親。」《三國志.卷十六.魏書.任峻傳》:「於饑荒之際,收卹朋友孤遺。」
霓裳羽衣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滿驪山宮漏長。」   《霓裳羽衣曲》在唐宮廷中倍受青睞,在盛唐時期的音樂舞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唐玄宗親自教梨園弟子演奏,由宮女歌唱,用女藝人30人,每次10人。有關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詩中均有精彩描寫。由於《霓裳羽衣曲》樂調優美,構思精妙,以後各藩鎮也紛紛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詠或筆錄。  《霓裳羽衣曲》描寫唐玄宗嚮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詩,對此曲的結構和舞姿作了細緻的描繪:全...
披髮入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頭散髮進入山中,引申為隱居不出仕。《三國演義》第五六回:「孤與劉璋,皆漢室宗親,安忍背義而取西川?若汝東吳端的取蜀,吾當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聊齋志異.卷九.王子安》:「從此披髮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嘗謂之文進我者,定當操戈逐之。」
中元普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牲果來普渡孤魂野鬼。廟裡拜、公司拜、家裡也拜,儀式有何不同?中元普渡形式眾多,有由數個村里或地方大姓宗親舉辦的公普或廟普,通常在每年農曆7月的同一天,以一個寺廟為中心舉行祭典,規模較大的可持續一整個月,核心儀式也多持續2天以上。在台灣著名的如基隆中元祭、萬華龍山寺、新竹枋寮義民廟等,隨這類大型普渡祭典,也延伸出許多特色儀式,除了豎燈篙、放水燈,如台北保安宮、新竹城隍廟的牽車藏儀式,雲林口湖所做的牽水車藏儀式,以及屏東恆春和宜蘭頭城的搶孤活動等。另外也有公司普、行會普以及家戶的私普,日期也是由各家自行決定。但多會在初一或十...
土木堡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雙方因為貿易條件談不隴,也先乃訴諸武力,向明朝攻擊。明軍連遭敗績,王振因怕故鄉蔚州為敵所奪,乃勸英宗親征。英宗聽信王振,壓制群臣的反對,親率五十萬大軍,至大同,目睹也先軍隊的優勢,遽引軍而返。軍次土木堡(河北懷來縣),為也先包圍。英宗被虜,王振及其他重臣戰死,此及「土木堡之變」(1449年)。消息傳至北京,朝廷為之大亂,其中有主張遷都南京者。名臣于謙力排眾議,主張堅守北京,並擁立英宗之弟郕王為帝(景宗),以加強北京防備。也先率軍攻入北京,為于謙所阻,乃欲利用英宗訂立有利於己方的合約,沒有成功。瓦刺內部的對立日趨激烈。也...
范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桓帝進行了辛辣的嘲諷。范曄也反對天命論,認為「天道性命,聖人難言之,況乃臆測微隱,猖狂無妄之福,污滅宗親,以觖一切之功哉!」他還在《張衡傳》中大量收錄了張衡反圖讖引述的史實和論證。與此同時,范曄論證了陰陽禁忌的謬論。 著作《後漢書》《雙鶴詩序》《樂游應詔詩》《和香方》(今迭)《雜香膏方》(今迭)《百官階次》(今迭) 評價范曄的文風筆勢縱放,詞句綺麗凝煉,頗具駢文句法,有「博涉經史,善為文章,能隸書,曉音律。」之贊。其最大的成就是在貶官期間,收集已有的7種版本的《後漢書》,參考袁宏所著的《後漢紀》,著成了現存的《後漢書》,...
瓦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朝亡後所分出的一部落,約包括現今的新疆北部與蒙古西部。明英宗時,也先其部太師,屢寇明邊,英宗親征,至土木堡,竟被擄。後來也先自立為大元田盛可汗,據有大漠南北地,勢極強,至也先死而衰。清初,漠西蒙古分和碩特、杜爾伯特、準噶爾、土爾扈特四衛拉特(即瓦剌)。四部之中,以準噶爾最強,乾隆年間討平之。清代官書作「厄魯特」,也作「額魯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