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9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蟠虎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京雜記.卷六》1>魯恭王得文木一枚,伐以為器,意甚玩之。中山王為賦曰:「麗木離披2>,生彼高崖,……巧匠不識,王子見知,乃命班爾,載斧伐斯。隱3>若天崩,豁4>如地裂,華葉分披,條枝摧折。既剝既刊5>,見其文章6>,或如龍盤虎踞,復似鸞7>集鳳翔。青緺紫綬,環璧珪璋;重山累,連波疊浪。奔電屯雲,薄霧濃雰,麚宗驥旅,雞族雉群,蠋繡鴦錦,蓮藻芰文。色比金而有裕,質參玉而無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張勃《吳錄》(據《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二.敘京都下》引)。 (2) 離披:零落分散的樣子。 (3) 隱:通「殷」,狀聲詞。指打雷的聲音。 (4) 豁:狀聲詞。指發出像地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滯留。通「淹」。南朝宋.謝靈運〈登永嘉綠山詩〉:「踐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流的水。唐.柳宗元〈袁家渴記〉:「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為渴,音若衣褐之褐。渴上與南館高合,下與百家瀨合。」
隔岸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隔岸觀火」是指在河的對岸看另岸的火災。比喻事不干己,袖手旁觀,漠不關心。有人認為這句成語是出自於五代乾康的〈投謁齊己〉詩,詩裡有「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冷如冰」二句,意思是說:乾康來到齊己的住所,看到對岸的紅塵世界忙碌熱鬧如火,但是窗子裡的修道者齊己卻像一座山,冷冷冰冰。這裡的「隔岸紅塵忙似火」,語義和「隔岸觀火」事實上有點差距。清末梁啟超有一篇〈呵旁觀者文〉,裡面說:「旁觀者,如立東岸,觀西岸之火災,而望紅光以為樂。」這裡的意思正是「隔岸觀火」的意思。所以梁氏接著說這種隔岸觀火的人就好像站在這邊船上,眼看另一艘船沉溺,卻把它當成是隻水鳥沉浴水中一般。不但不去救,反而以為樂了。後來「隔岸觀...
龍盤虎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條枝摧折。既剝既刊5>,見其文章6>,或如龍盤虎踞,復似鸞7>集鳳翔。青緺紫綬,環璧珪璋;重山累,連波疊浪。奔電屯雲,薄霧濃雰,麚宗驥旅,雞族雉群,蠋繡鴦錦,蓮藻芰文。色比金而有裕,質參玉而無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張勃《吳錄》(據《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二.敘京都下》引)。 (2) 離披:零落分散的樣子。 (3) 隱:通「殷」,狀聲詞。指打雷的聲音。 (4) 豁:狀聲詞。指發出像地裂一般的聲音。 (5) 刊:削去、砍除。 (6) 文章:斑斕美麗的花紋。 (7) 鸞:音ㄌㄨㄢˊ,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似鳳凰。〔參考資料〕 晉.張勃《吳錄》(據《太平御覽.卷一五...
層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重重疊疊的山峰。[例]層峰疊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杲杲朝陽時,悠悠清陂望。嘉樹始氤氳,春遊方浩蕩。  況逢文翰侶,愛此孤舟漾。綠野際遙波,橫雲分疊。  公堂日為倦,幽襟自茲曠。有酒今滿盈,願君盡弘量。 西郊燕集  濟濟眾君子,高宴及時光。群山靄遐矚,綠野布熙陽。  列坐遵曲岸,披襟襲蘭芳。野庖薦嘉魚,激澗泛羽觴。  眾鳥鳴茂林,綠草延高岡。盛時易徂謝,浩思坐飄颺.  眷言同心友,茲游安可忘。 春宵燕萬年吉少府中孚南館  始見鬥柄回,複茲霜月霽。河漢上縱橫,春城夜迢遞。  賓筵接時彥,樂燕淩芳歲。稍愛清觴滿,仰歎高文麗。  欲去返郊扉,端為一歡滯。 滁州園池燕元氏親...
蘭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寺院或空淨閑靜的地方。梵語「阿蘭若」的略稱。唐.杜甫〈謁真諦寺襌師〉詩:「蘭若山高處,煙霞幾重。」《聊齋志異.卷一.畫壁》:「偶涉一蘭若,殿宇襌舍,俱不甚弘敞。」
崚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勢高峻重疊。南朝梁.沈約〈游鍾山詩應西陽王教〉詩:「鬱嵂構丹巘,崚嶒起青。」唐.陳子昂〈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詩:「勿以王陽道,迢遞畏崚嶒。」也作「嶒稜」、「嶒崚」。
吳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3篇,俱以寫景見長。如「絕壁干天,孤峰入漢。綠百重,青川萬轉」,「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明人輯有《吳朝清集》。 作品與宋元思書【原文】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