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2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臣盡忠而被殺,會因此十分畏懼而不敢進言。如果您上面害怕嚴厲的太后,下被奸臣迷惑,整日住在深宮裡,迷糊度日。這樣下去,大則會亡國,小則會使自己陷於孤立危險的境地,這是臣所擔憂的。」秦昭王聽了說:「懇請先生指教!不管事情大小,不管牽扯到誰,即便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也請先生直說。」范雎就向秦王進言實行遠交近攻政策,以統一中原。當下,秦昭王拜范雎為客卿,過了幾年,秦昭王把相國撤職,並且不讓太后參政,正式拜范雎為丞相。後來「裹足不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裹足莫肯即秦」演變而出,形容有所顧忌,而停止腳步,不敢向前。
芒刺在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芒刺在躬注音︰ㄇㄤˊ ㄘˋ ㄗㄞˋ ㄍㄨㄥ漢語拼音︰máng cì zài gōng釋義︰義同「芒刺在背」。見「芒刺在背」條。 01.唐.杜光庭〈楊鼎校書本命醮詞〉:「常懷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澤,兢憂度日,芒刺在躬。」 參考詞語︰如芒刺背注音︰ㄖㄨˊ ㄇㄤˊ ㄘˋ ㄅㄟˋ漢語拼音︰rú máng cì bèi釋義︰猶「芒刺在背」。見「芒刺在背」條。 01.《封神演義.第七回》:「心下躊躕,坐臥不安,如芒刺背。」 參考詞語︰背若芒刺注音︰ㄅㄟˋ ㄖㄨㄛˋ ㄇㄤˊ ㄘˋ漢語拼音︰bèi ruò máng cì釋義︰如背上有芒刺,喻畏忌難安。見「芒刺在背」條。 01.《三國演義.第二...
不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熟悉、不清楚。《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但是小生自小兀坐書齋,不諳其他生活,只得把這教學餬口度日,為之奈何?」《紅樓夢》第四回:「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京都中幾處生意漸亦消耗。」
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怒無常,動輒嚴厲治罪而殺人,絕不寬赦,那麼臣子就會震驚而不知如何是好。君主若不及時覺悟,則國家的法度日漸衰敗,國家也就不再安定了。後來「不知所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也有人以為這句成語是從《論語.子路》中,孔子所說的「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演變而來。一個國家不行禮樂,刑罰不公平,人民當然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了。《論語》原文中的「錯」,就是「措」的通假字。
覆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經潑出去的水很難收回。典源一說為姜太公妻馬氏因不堪貧而求去,直到姜太公富貴又來求合,太公取水潑地,叫她取回。事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八.心堅穿石覆水難收》;一說為漢朱買臣未當官時,家貧賣柴度日,其妻求去,後得官,卻求復婚,朱潑一盆水,如他收得回來,才允婚。但典故來源不明,而後人多據此傳說編為戲劇和小說。後比喻離異的夫妻很難再復合或既定的事實很難再改變。宋.張孝祥〈木蘭花慢.紫簫吹散後〉詞:「念璧月長虧,玉簪中斷,覆水難收。」也作「反水不收」、「水覆難收」。
形單影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形單影隻」。見「形單影隻」條。 01.清.沈復《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復至揚州,賣畫度日。因得常哭於芸娘之墓,影單形隻,備極淒涼。」
日月如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度日如年
雞犬不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時,看到瓦罐裡的蛇安然無恙,我就可以放心。只要小心餵養,把牠繳納抵稅後,我就能靠自己栽種的作物安然度日。您看!我一年只須兩次面對死亡的威脅,與那些每天活在恐懼中的鄉親相比,實在幸運得多,還有什麼可怨的呢?」柳宗元藉捕蛇人之口,諷刺朝廷的苛政,勾畫魚肉鄉民者的嘴臉,文中「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一段,生動刻畫了得勢者的可惡與人民的無助可悲。後來「雞犬不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被嚴重騷擾。
浮生若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雅的情懷?如賦詩不成,須依金谷雅集三斗之數行罰。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相反詞度日如年、一日三秋 5.例句人總是這麼的渺小,浮生若夢的這一世。常常還沒準備好就過了....
禍不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西遊記》第一五回:「那孽龍在於深澗中,坐臥不寧,心中思想道:『這纔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我纔脫了天條死難,不上一年,在此隨緣度日,又撞著這般個潑魔,他來害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