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64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朱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17~1688)名用純,字致一,自號柏,明末江蘇崑山人。入清後隱居不仕,其學篤守程朱,知行並進,所著之治家格言,尤為膾炙人口,卒後門人私諡為孝定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舍、草房。《後漢書.卷五三.周燮傳》:「有先人草結于岡畔,下有陂田,常肆勤以自給。」《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顧臣於草之中。」也稱為「草堂」。
山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易窺知真相的事物。參見「山真面目」條。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附編.舊序.奚序》:「痛遺文缺殘,訪得於義興之故家,塗抹刪改,非復山面目。」
山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山真面目」。見「山真面目」條。01.《後漢演義》第八一回:「當下攬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經去垢,露出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臉,妖艷絕倫。」02.清.楊倫《杜詩鏡銓.自序》:「今之杜詩,汨於謬解,多有詩義本明,因解而晦,所謂萬丈光焰化作百重雲霧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見山真面。」廬山之真"> 
三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敬賢禮士,誠意邀請。參見「三顧茅」條。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不肯去蘭省,一朝登北闕,便想這茅三顧到南陽。」
三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帝王禮賢下士,或比喻誠心邀請。參見「三顧茅」條。《晉書.卷九二.庾闡傳》:「夷吾相桓,漢登蕭張;草三顧,臭若蘭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田野間的屋舍。《漢書.卷二四上.食貨志》:「餘二十畮,以為舍。」
2.建在墓側的屋舍。《周禮.天官.宮正》:「大喪則授舍,辨其親疏貴賤之居。」
3.軍隊臨時的居所。《史記.卷七.項羽本記》:「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舍,持三日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居室、住宅。《左傳.襄公十七年》:「吾儕小人,皆有闔,以辟燥溼寒暑。」也作「闔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舉行婚禮的地方。《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禮異》:「北朝婚禮,青布幔為屋,在門內外,謂之青,於此交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結守葬。古人遇父母師長過世,為表示對他們的敬愛與哀思,乃在墓旁築茅屋守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那蔡伯皆,漢時人,未做官時,父母雙亡,墓致瑞,今府舉他孝廉,何曾為做官不歸?父母餓死?」
2.屋舍與墳墓。《後漢書.卷五三.申屠蟠傳》:「不遭明時,尚當表旌墓,況在清聽而不加哀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