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9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fù rè釋義︰猶「趨炎附勢」。見「趨炎附勢」條。 01.宋.梅堯臣〈陸子履見過〉詩:「論情論舊彈冠少,多病多愁飲酒稀。猶喜醉翁時一見,攀炎附熱莫相譏。」  參考詞語︰趨權附勢注音︰ㄑㄩ ㄑㄩㄢˊ ㄈㄨˋ ㄕˋ漢語拼音︰qū quán fù shì釋義︰猶「趨炎附勢」。見「趨炎附勢」條。 01.明.楊珽《龍膏記.第一五齣》:「我只要趨權附勢,那裡管殺人媚人。」 02.《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憤成家》:「當今有爵位的人,尚然只喜趨權附勢,沒有一個肯憐才惜學。」  參考詞語︰趨炎奉勢注音︰ㄑㄩ |ㄢˊ ㄈㄥˋ ㄕˋ漢語拼音︰qū yán fèng shì釋義︰猶「趨炎附勢」。見「趨炎附勢...
額手稱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以手加額,拍手稱快,彈冠相慶反義:疾首蹙額辨似: 手,音ㄕㄡˇ。額手,舉手齊額。不可寫作「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記者」、「作者」。《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1>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注解〕 (1) 凝滯:停滯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車上的坐墊。《說文解字.艸部》:「茵,車重席。」《文選.潘岳.西征賦》:「爾乃端策拂茵,彈冠振衣。」唐.李善.注:「茵,車中蓐也。」
殺身成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殺身成義注音︰ㄕㄚ ㄕㄣ ㄔㄥˊ |ˋ漢語拼音︰shā shēn chéng yì釋義︰即「殺身成仁」。見「殺身成仁」條。 01.《晉書.卷四八.閻纘列傳》:「假令如今,呂后必謂昌已反,夷其三族,則誰敢復為殺身成義者哉!」 02.《梁書.卷三四.張緬列傳》:「譬彈冠而振衣,猶自別於泥滓;且殺身以成義,寧露才而揚己。」
深思熟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波2>?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3>而歠其醨4>?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復與言。 〔注解〕 (1) 淈其泥:濁亂其泥。淈,音ㄍㄨˇ,攪亂使其混濁。 (2) 揚其波:掀起波濤。 (3) 餔其糟而歠其醨:吃酒渣,喝薄酒。比喻隨波逐流,與世浮沉的生活態度。餔,音ㄅㄨ,吃。糟,釀酒的殘渣。歠,音ㄔㄨㄛˋ,飲、喝。醨,音ㄌ|ˊ,薄酒。見「餔糟歠醨」。 2、「熟慮」:《...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詩見贈  一台稱二妙,歸路望行塵。俱是攀龍客,空為避馬人。  見招翻跼蹐,相問良殷勤。日日吟趨府,彈冠豈有因。 逢楊開府  少事武皇帝,無賴恃恩私。身作裏中橫,家藏亡命兒。  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司隸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驪山風雪夜,長楊羽獵時。一字都不識,飲酒肆頑癡。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讀書事已晚,把筆學題詩。  兩府始收跡,南宮謬見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撫煢嫠。  忽逢楊開府,論舊涕俱垂。坐客何由識,惟有故人知。 休暇日訪王侍禦不遇  九日驅馳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  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隨波逐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波逐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1>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注解〕 (1) 凝滯:停滯不動。
精思熟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波2>?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3>而歠其醨4>?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復與言。 〔注解〕 (1) 淈其泥:濁亂其泥。淈,音ㄍㄨˇ,攪亂使其混濁。 (2) 揚其波:掀起波濤。 (3) 餔其糟而歠其醨:吃酒渣,喝薄酒。比喻隨波逐流,與世浮沉的生活態度。餔,音ㄅㄨ,吃。糟,釀酒的殘渣。歠,音ㄔㄨㄛˋ,飲、喝。醨,音ㄌ|ˊ,薄酒。見「餔糟歠醨」。 2、「熟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