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8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1>晚而喜《易》2>,序〈彖〉3>、〈繫〉4>、〈象〉5>、〈說卦〉6>、〈文言〉7>。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矣。」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
阮囊羞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ōng náng xiū sè釋義︰猶「阮囊羞澀」。見「阮囊羞澀」條。 01.明.歸莊〈贈醫者黃岐〉詩:「報德不惜擲千金,空囊羞澀愁莫措。」 參考詞語︰囊空羞澀注音︰ㄋㄤˊ ㄎㄨㄥ ㄒ|ㄡ ㄙㄜˋ漢語拼音︰náng kōng xiū sè釋義︰猶「阮囊羞澀」。見「阮囊羞澀」條。 01.清.黃景仁〈典衣行〉:「征裘溼盡不復煖,兩腳如絲那能斷?囊空羞澀對客燈,老僕助我發長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樸實的本性。如:「文質」。《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韓非子.解老》:「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質而惡飾。」
方興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方昌未艾注音︰ㄈㄤ ㄔㄤ ㄨㄟˋ ㄞˋ漢語拼音︰fāng chāng wèi ài釋義︰即「方興未艾」。見「方興未艾」條。 01.宋.張栻〈答劉炳先昆仲書〉:「聞昆仲相處益雍怡,諸郎亦皆孝謹,知公家門戶,方昌未艾耳。」 參考詞語︰方盛未艾注音︰ㄈㄤ ㄕㄥˋ ㄨㄟˋ ㄞˋ漢語拼音︰fāng shèng wèi ài釋義︰即「方興未艾」。見「方興未艾」條。 01.宋.真德秀〈龍山書院記〉:「自是舉于有司者,前後相望,人物,方盛未艾。」
予取予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九一.外制集序》:「於是瞿文懿、高文襄之流,訓辭爾雅,可觀。久之而增華加厲,鋪張藻飾,予取予求,無復體要。」
懷才不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媼》話說大唐貞觀改元,太宗皇帝仁明有道,信用賢臣。文有十八學士,武有十八路總管。真個是:鴛班濟濟,鷺序。凡天下有才有智之人,無不舉薦在位,盡其抱負,所以天下太平,萬民安樂。就中單表一人,姓馬名周,表字賓王,博州茌平人氏。父母雙亡,一貧如洗;年過三旬,尚未娶妻,單單只剩一身。自幼精通書史,廣有學問,志氣謀略,件件過人。只為孤貧無援,沒有人薦拔他,分明是一條神龍困于泥淖之中,飛騰不得。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1>,偏則自家懷才不遇,每日鬱鬱自嘆道:「時也,運也,命也。」一生掙得一副好酒量,悶來時只是飲酒,盡醉方休。 〔注解〕 (1)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或使聯在一起的事物離開。如:「分割」、「分離」。
配與。如:「母鳥將捉回來的小蟲分給小鳥吃。」
分擔。如:「分憂解勞」。
辨別。如:「分辨是非」。
由總機構中分出來的。如:「分局」、「分隊」、「分校」。
區別、不一樣之處。如:「大小之分」、「人我之分」。
數學上用來表示分數,或直接指分數。如:「約分」、「二分之一」。
評定成績或競賽勝負的記數。如:「滿分」、「零分」。
量詞:A>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B>用於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C>用於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D>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只花五分鐘的時間,就完成這項實驗。」E>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F>用於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逢人只說三分話」、「一分努力,一分收穫。」
名位、權利、義務等的範圍、限度。如:「身分」、「名分」、「本分」。
整體中的局部。如:「部分」。
溫文儒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文質,態度溫和文雅。《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那時候公子的身量,也漸漸長成,出落得目秀眉清,溫文儒雅。」也作「爾雅溫文」、「溫文爾雅」。
摧枯拉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史.卷二五八.曹列傳》:「太宗曰:『今吾欲北征,卿以為何如?』曰:『以國家兵甲精銳,翦太原之孤壘,如摧枯拉朽爾,何為而不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華麗有文采的外表。與「質」相對。參見「文質」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