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8.65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歡天喜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清.袁于令《西樓記》第一九齣:「我只為愛你,吞聲忍氣,但憑發付,也難得我勾了,如今已娶回家,可不該歡天喜地?」
打落牙齒和血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受了委屈,忍氣吞聲。如:「為了達成目標,我們都應該打落牙齒和血吞。」也作「打了牙肚裡嚥」。
風吹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諡平。 (2) 儻:如果、假若。同「倘」。 (3) 飲氣吞聲:形容含怨抱恨而無法表態發洩。見「忍氣吞聲」。
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爐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爭強好勝要面子。如:「我豈能忍氣吞聲任由他擺布,所謂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爐香,這個面子我一定要爭回來。」也作「人受一口氣,佛受一爐香」。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地。   解釋 比喻寧為正義事業犧牲,絕不屈辱偷生。 詞意 相似詞:寧死不屈相反詞:苟且偷安、忍氣吞聲 例句 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啊!
壓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壓制逼迫。如:「對於他的壓迫,她決定予以反擊,不再忍氣吞聲。」
詞窮理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理由不充分,而無言以對。宋.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切詳按問,自言皆是詞窮理屈,勢必不免。」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齣:「看他詞窮理屈,任我羞慚,只自忍氣吞聲。」也作「理屈詞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跌。《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將這孩兒要頓放烏鳶巢內,便是攧下來,他怎生更活!」《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正看裡,被康、張二聖用手打推攧將下峭壁巖崖裡去。」
2.頓足、跺腳。《董西廂》卷六:「君瑞攀鞍空自攧,道得個冤家寧耐些。」元.關漢卿〈侍香金童.春閨院宇套.么〉:「鳳幃冷落,鴛衾虛設。玉筍頻搓,繡鞋重攧。」
3.投、擲。《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知遠又將這錢去入頭共賭,不數攧又被那六個秀才贏了。」
媳婦熬成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家庭中大小事情都由婆婆決斷,為人媳婦者每多聽命行事,即使遭受委屈,只能忍氣吞聲,不能有所異議。日子熬久了,總有一天媳婦也會成為掌握大權的婆婆。後用以比喻受盡委屈,辛勤付出者,終會苦盡甘來,一逞威風。如:「像咱們這些小職員,要等到哪天才能媳婦熬成婆,當上高階主管呢?」
雪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伊頓公學,在那裡他受到學長及教師的虐待,在當時的學校里這種現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萊並不象一般新生那樣忍氣吞聲,他公然的反抗,而這種反抗的個性如火燃盡了他短暫的一生。8歲時雪萊就開始嘗試寫作詩歌,在伊頓的幾年裡,雪萊與其表兄托馬斯合作了詩《流浪的猶太人》並出版了諷刺小說《扎斯特羅奇》。1810年,18歲的雪萊進入牛津大學,深受英國自由思想家休謨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響,雪萊習慣性的將他關於上帝、政治和社會等問題的想法寫成小冊子散發給一些素不相識的人,並詢問他們看後的意見。1811年3月25日,由於散發《無神論的必然》,入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