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0.36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患難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心協力,共同承擔憂患或度過災難。[例]恆久的婚姻關係,應建立在患難與共的信念之上。
一般系統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才能夠適應各種未來的變化,因此固定、僵化的方式,是不能支撐一個系統的長久,所以必須要有彈性,才能恆久維持。 關鍵字中文:一般系統理論英文: systems theory 參考書目1.黃昆輝(1991)。教育行政學,頁209-215。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頁33-35。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永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恆久、長期、長久、永恆、永遠
不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可刊削。指無可改易、不可磨滅。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蓋周公之志,仲尼從而明之,左丘明受經於仲尼,以為經者不刊之書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
教育的外在目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的外在目的目錄1 前言2 定義3 外在目的之產生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理想主義的形上學,在本體論或存在的理論上,偏重世界之恆久以及不變的特性上,而認為世界上的事物以及那些所謂存在的表象,則是經常變化無常的,此派的目的論,我們稱之為教育的外在目的。(註1) 定義在教育之理論上,此理論與內在理論是持一相反的概念,因此與內在理論相反之思維,便是外在目的之理論。理想主義的形上學,認為人類與萬物的關係是外在的,而我們現在所現存的社會乃是獨立於我們個人認知之外的,世界上有許多物理事實與社會的習俗等等,我們將他稱之為人們生存...
懸若日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日月高掛在天空一樣。比喻足以做為恆久的楷模。《唐語林.卷二.文學》:「仍知李氏絕筆之本,懸若日月焉。」
四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仁、義、忠、信。唐.柳宗元〈天爵論〉:「仁義忠信,猶春秋冬夏也。舉明離之用,運恆久之道,所以成四時而行陰陽也。宣無隱之明,著不息之志,所以備四美而富道德也。」
瑪莉蓮˙羅賓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特別提出57歲這個數字,這數字像是螢光記號,是為了給予自己的一種提醒,提醒寫作者的生命可以如斯恆久。西方作家(特別是女作家)常常有一種超越「年紀」的生命力,好像年齡與體力從來都不會是阻礙,只要願意提筆,智慧的繆思之神就會加以眷顧。我們東方近年來深受張愛玲「成名要趁早」之毒的影響,往往寫作之齡來得早,卻也凋零得快。《管家》說記憶就是失落感,「我會發現那些我賴以為生的東西,只不過是它們的映像和幻影。」老調雖老調,但卻很耐聽,因為羅賓遜唱的不是流行版,她寫(管家)是從骨髓血肉裡發出的古典版,經久不逝的女性家族哀愁,一種關...
常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恆久。《資治通鑑.卷四五.漢紀三十七.明帝永平十六年》:「胡人不能常久,無他故也。」《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我們舅太太合親家太太,更可以和你常久同居。」
能量不滅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宇宙間各物體的能,雖可由此物移到他物、或由此種能變為他種能,但其總能量不增不減,恆久不變,稱為「能量不滅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