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2-1覺知身體意象對身心的影響。1-2-2覺察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印象。1-2-3欣賞不同性別者的創意表現。1-3-1認知青春期不同性別者身體的發展與保健。1-3-2認知次文化對身體意象的影響。1-3-3認識多元的性取向。1-3-4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1-3-5認識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1-3-6瞭解職業的性別區隔現象。1-4-1尊重青春期不同性別者的身心發展與差異。1-4-2分析媒體所建構的身體意象。1-4-3瞭解自己的性取向。1-4-4辨識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對個人的影響。1-4-5接納自己的性別特質。1-4-6探...
萊斯托夫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名字也容易記憶。正因如此, 有些人爲了增加别人對他的印象,不是在服裝上力求表現新穎,就是在言行上刻意表現突出;方式不同,目的則一。一般來說,熟練的動作遺忘得最慢。貝爾(Bell)發現,一項技能在一年後隻遺忘了29%,而且稍加練習即能恢複。同時,有意義的材料較無意義的材料,形象和突出材料較平淡、缺乏形象性的材料遺忘得慢。萊斯托夫效應(Restoff Effect),實際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習材料的獨特性對記憶和遺忘的影響。所謂萊斯托夫效應,就是指在一系列類似或具有同質性的學習項目中,最具有獨特性的項目最易穫得保持和被記憶...
歸因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要去對事情為什麼會這樣發生的原因進行瞭解,特別是當這種事情的結果對個人而言非常重要,或是簡直就出乎意表的情形之下尤然。人們通常都會把自己的成功或失敗之於能力、運氣、努力、身心狀況、興趣或是程序不公平等等這些因素,當人們在做因果關係的歸因時,基本上他們是在尋求或是創造一種信念,用來解釋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為什麼。一旦這樣的解釋成立之後,個人就會利用這樣的信念來看待自己或是周圍的環境。(註1) 歸因的向度Weiner認為人們對於成功或失敗的歸因,絕大多數都可以歸類到三個不同的向度,也就是控制信念、穩定性、和責任的歸屬。1. 制...
天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諷刺人舉止特殊,出人意表。如:「這人真天才,竟然做出這種事!」
嬉笑怒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寫作不拘定格,能任意表現。《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傳》:「嘗自謂:『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
角落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上一點巧思,可讓孩子針對創作的角色編創故事,並且角色扮演,孩子在揉捏中提升手部運動,想像、觀察、創意表現等能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角落、活動、靜態、動態英文關鍵字: corner、Activity、static、Dynamic 參考資料林惠麗著。新編-幼兒營養與膳食, 2007年8月,頁8-28~8-37,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
溝通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堂上用英語來做溝通、交流。利用遊戲的方式提高學習的意願和興趣。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重視語意表達的流暢度,不用擔心犯錯。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溝通式教學法英文關鍵字: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參考資料王玉梅(民91)。溝通教學法對國中資源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林素娥(民89)。何謂溝通式教學?英語教學,3(24),29-33。徐美雯(民96)。探討溝通教學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國...
典型表現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型行為。換言之,典型表現評量所關心者不是學生對其課業能不能做好的問題,而是要看他在某些行為方面願不願意表現的問題。亦即,典型表現評量的結果,是不能以數量來表達,而是要用品質的描述來表達的。在教學目標中屬於情義類的行為目標,宜採用典型表現評量,不宜採用最佳表現評量。以情義類教學目標中的興趣與態度為例,凡是有經驗的教師都會發現,學生中學科能力的高低與其對學科的興趣之間,未必存有必然的關係。有的學生具有相當好的語文能力,但他未必對文學有濃厚興趣。對某些事件有能力而缺乏興趣,他將不會對此事表現積極的態度。因此,教學上除在認知教學...
國立內埔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多元選擇、多元智能、多元評量,導引學生適性發展。『創意』--- 創意環境、創新教學、創新學習、創意表現,激發學生潛能與 創意思考的能力。 參考資料http://163.24.156.228/releaseRedirect.do?unitID=4
露才揚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炫耀才能,故意表現自己。漢.班固〈離騷序〉:「今若屈原露才揚己,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宋.陸游〈跋陳魯公所草親征詔〉:「公之謙厚不伐,與露才揚己者,相去何啻千萬哉!」也作「衒材揚己」、「揚己露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