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愧。《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蜀郡男子路建等輟訟怍而退,雖文王卻虞芮何以加!宜報告天下。」《聊齋志異.卷五.封三娘》:「然貧賤者與貴人交,足未登門,先懷怍,恐為婢僕下眼覷,是以不果來。」
滿面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臉羞愧的樣子。《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幾句話把一個董趨時說得滿面羞,沒趣去了。」
愧無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愧的無地自容。《西遊記》第三一回:「公主聞此正言,半晌家耳紅面赤,愧無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行有缺陷、不圓滿。《書經.仲虺之誥》:「成湯放桀于南巢,惟有德。」唐.李白〈與賈少公書〉:「方之二子,實有德,徒塵忝幕府,終無能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羞愧。《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敢為激發之行,處之不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愧臉紅。《後漢書.卷六四.延篤傳》:「下見先君遠祖,可不赧。」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一○齣:「言之赧,只恐逆流難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念恩情。《文選.江淹.別賦》:「乃有劍客恩,少年報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愧惶恐。南朝梁.簡文帝〈答徐摛書〉:「竟不能黜邪進善,少助國章,獻可替不,仰裨聖政,以此惶,無忘夕惕。」隋.煬蕭皇后〈述志賦〉:「雖沐浴於恩光,內惶而累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愧沮喪。南朝宋.謝靈運〈擬鄴中集詩.應瑒〉:「調笑輒酬答,嘲謔無沮。」《明史.卷二五三.王應熊傳》:「請入對,不許,請歸田,許之,乃沮而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愧惶恐。南朝梁.蕭統〈謝敕賚看講啟〉:「悚交并,寢興無寘。」《醒世恆言.卷三二.黃秀才徼靈玉馬墜》:「黃生身對老翁,心懷幼女,自覺應對失次,心中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