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憤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憤懣、憤慨、憤激、氣忿、義憤
豪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豪邁奔放。亦指舉止狂放而不拘小節。《北史.卷四三.列傳.張彝》:「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無所顧忌。」《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傳四.蘇舜欽傳》:「益讀書,時發憤懣於歌詩,其體豪放,往往驚人。」也作「豪誕」。
蒲松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等各個方面, 另有〈閘窘〉等三部戲曲。 特色、作品【1】《聊齋誌異》不是遊戲消遣之作,而是作者憤懣不平的寄託。作者生活在那樣的歷史環境裡,目睹了百姓之痛與卑鄙齷齪的社會現實,結合了自身的痛苦和憤懣,很自然地激起了憤世疾俗的感情。在這批公案故事中,無形中也流露了蒲公的意識形態。作為反映時代、指陳時事的文言小說作品,與晚清興起的「譴責小說」 19在創作觀念上有先後呼應之勢。  文言短篇小說發展至清,《聊齋誌異》應可視為成熟的高峰之作,「用傳奇法,...
吐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舒發心中憤懣鬱結的情緒。[例]揚眉吐氣
絕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慟極而昏倒。《隋書.卷七一.誠節傳.陳孝意傳》:「朝夕哀臨,每一發聲,未嘗不絕倒,柴毀骨立,見者哀之。」唐.白行簡《李娃傳》:「生憤懣絕倒,口不能言。」
忿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忿恨不平。南朝齊.謝朓〈酬德賦〉:「思披文而信道,散忿懣於胸臆。」也作「憤懣」。
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誠正直、用以規諫他人的話。《漢書.卷六七.梅福傳》:「若此,則天下之士發憤懣、吐忠言,嘉謀日聞於上。」《三國演義》第一八回:「忠言不入,吾輩必受殃矣!」
怫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憤懣
呵壁問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原被放逐,悲憤鬱結,看到神廟上的壁畫,就其所畫的內容,對天質問各種現象,而寫於壁上。見漢.王逸〈天問.序〉。後用以形容文人失意時的無奈憤懣。唐.李賀〈公無出門〉詩:「分明猶懼公不信,公看呵壁書問天。」
深思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深思熟慮」。見「深思熟慮」條。01.《漢書.卷八六.何武王嘉師丹傳.師丹》:「發憤懣,奏封事,不及深思遠慮,使主簿書,漏泄之過不在丹。」02.《歧路燈》第四回:「像令兄這樣深思遠慮,就是有經濟的學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