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變位移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料中的一點P在變形前之座標記作xi(x1,x2,x3)(相對於固定之x1,x2,x3軸),同樣的點P在變形之後的座標記作ξi(ξ1,ξ2,ξ3)(亦是相對於固定的x1,x2,x3軸)。變形前兩相鄰點P與Q的應標分別為xi及xi+dxi,PQ長度為dS0;變形後,此二點分別記作P'及Q',座標為ξi及ξi+dξi,P'Q'長變為dS。P點的位移向量為ui,則:
   
  明顯地,dS2及dS02是剛體運動中充分且必要之條件。因此,dS2-dS02所代表的差值可以作為應變的量測方式。由以上幾式,可得:
   
  式中,張量 ij定義為 i...
塑性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料承受外力作用,其應力狀態超過降伏應力後,再去除外力,此時應力應變曲線沿著平行於彈性區域直線的方向下降,當外力再度為零時,應變並不為零,而有一殘留應變或永久應變存在,這不可回復的應變稱為塑性應變
最大應變能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料受外力作用時,若假設其單位體積的應變能達到降伏值時材料開始降伏,產生塑性變形,稱為最大應變能理論。在單軸拉力實驗時,應變能之降伏值為 ,其中σ0為正向應力的降伏值,E 為楊氏模數。在三維問題中,最大應變能的降伏條件為
  
  上式中σ1,σ2,σ3為三軸向主應力,v 為材料的帕桑比(Poisson ratio)。
彈性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結構桿件承受負載產生應變,如果將負載慢慢地移去,桿件將縮短而部分或全部地恢復至原來長度,主要是依據負載是否超越單位彈性限;因此此種卸載過程中,部分或所有應變能將轉換為功,如圖所示,在負載過程中,其負載所作的功等於曲線下的面積,即是OABCDO所包圍的面積,當移去負載時,如B點超彈性限,負載一撓度圖沿BD線產生一永久變形OD,所以在卸載過程中,可恢復的應變能為三角形BCD,此可恢復的應變能稱為彈性應變能。而使桿件產生永久變形所損失的應變能,稱為非彈性應變能(inelastic strain energy)。
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變計是測量物體受力時長度變化的儀器,種類很多,但都是將線性應變轉換成比例變化的電學計量,例如電流、電壓等。這種數量可以直接測得,然後再推算應變的大小。例1.:裝在襯片裡的細金屬絲,將襯片貼在待測物體上,使細金屬產生相應的變形,此變形可使細金屬絲的電學性質發生變化,這就是量測變形的基礎。例2.:利用導線變形時,電阻發生改變的原理來量測應變的裝置。例3.:矽應變計,一長矽棒的兩端加一外力,於是棒中的原子排列就會略有改變,使矽棒的電子及空穴數跟著減少,而矽棒的電阻則增大,因此應用矽或其他半導體可以製成靈敏度極高的應變計。
應變不變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力張量σij及應變張量 ij皆為二次張量。因此,與應力張量一樣,應變亦可得到三個不變量,即不隨參考座標的改變而改變,記作I1',I2',I3'。此三個應變不變量若用三個主應變 1, 2, 3表示,則為:
應變率張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變率張量為連體中質點應變張量的時間變化率。依所考慮之對象為Eulerian應變張量eij,或Lagrangian應變張量EIJ,應變率張量亦可分為Eulerian應變率張量 、及Lagrangian應變率張量 兩種,其定義如下:
  
  式中,x及X分別為Eulerian及Lagrangian座標;v為速度。在大變形條件下下,ėij和ĖIJ向兩個不同張量;而在小變形條件下,兩者為同一張量,且直接等於應變張量對時間之偏導數。
  在流體力學的領域中,組成律主要為應力與應變率之關係;而在固體力學的領域中,組成律雖主要為應力與應變之關係,然實驗中常發現,當應...
應變軟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變軟化和應變硬化情形正好相反,吾人可用一個簡單拉伸試驗的應力-應變曲線示意圖說明此應變軟化和硬化之現象。
  當一材料在負載下,若其應力超過降伏應力(B點)後,負載繼續增加直至B'點力將負載卸除,此時,由於塑性變形之產生,部分變形將無法回復原狀,故曲線並不沿原路徑回到原點O,而由B'回到C'點。若重行施加負載於此一試片,則其曲線將由C'到B',且在B'點發生降伏。此種因應變之變化,而使降伏點變化之情形即是應變軟化或硬化。應變軟化乃新降伏應力(B')比原降伏應力(B)低,致使材料有軟化傾向之謂。
應變變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變變因指的是在實驗進行中要觀察與測量的結果,實驗中應變變因數目只能有一個,。
等效塑性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效塑性應變可由等效塑性應變增量積分而得。等效塑性應變增量可由各塑性應變分量均方根值再乘上常數C來定義如下:
  

  上式中 為塑性應變增量,C可由單軸拉力實驗來決定,亦可配合等效應力σe及塑性功dWp之定義來求得,即應滿足下式:
  
  利用等效塑性應變之轉換式,可將三維空間之應變量轉化為一純量來處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