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59.75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甲午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歲次甲午,朝鮮發生東學黨之亂,日本趁機進占漢城,擊沉中國運兵船,並攻擊清廷牙山駐軍。七月一日中、日兩國正式宣戰,後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此次戰役,史稱為「甲午戰爭」。
有限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事上指戰爭中武器、地區與參戰國家之任一項或數項受限制的戰爭
代理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兩個超級強權國家在對峙的緊張狀態下,所產生的一種變相戰爭行為。也就是這兩國之間並不直接興兵對仗,只在背後指使、支援,由小國進行的戰爭,稱為「代理戰爭」。
查科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發生武裝衝突。地少人稀的巴拉圭要求「國聯」制裁。1932年所有的談判皆以無效為結,戰爭全面爆發。被公認無辜的巴拉圭很快就開始占領土地。這場歷時三年之久的戰爭,被一名電台評論者形容為:「每平方公里就奪去三位玻利維亞人和兩位巴拉圭人的生命。」查科地區的地形十分複雜,使得戰鬥異常艱辛。在茂密的叢林中或洪水氾濫的沼澤地帶,雙方常常各派出五萬人的軍隊投入戰爭。每當旱季...
戰爭權力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國會於西元一九七三年通過的決議案。內容為除非美國已公開對某國宣戰,否則國會可以強迫總統撤回在國外對敵作戰的美軍。
宗教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宗教紛爭所引起的戰爭。如十六、十七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後,西班牙國王派遣無敵艦隊征英之役,其藉口便是捍衛舊教,討伐新教。三十年戰爭更為慘烈,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壓迫境內新教活動,遂由內戰演變成國際性戰爭,所幸戰後各國簽訂條約,確立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並承認各新教教派的獨立地位。
中法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光緒十年(西元1884),中國和法國因安南事件所引起的戰役。次年議和,訂立中法天津和約,越南自此淪為法國的殖民地。也稱為「甲申之役」。
兩伊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八○年九月二十二日,伊朗與伊拉克兩國因為領土糾紛與宗教、種族衝突等多重因素爆發戰爭。戰事持續至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日由聯合國居中調停結束,雙方皆自稱勝利。戰爭對城市及兩國產油設施造成嚴重破壞。伊拉克並且使用毒氣攻擊伊朗士兵與平民。
直奉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十一年,以曹錕為首的直系和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隊,於北京附近開戰,奉系兵敗,張作霖宣布東三省自治,此為第一次直奉戰爭。後來奉系聯合皖系殘餘勢力反對直系,於十三年爆發第二次直奉戰爭,直系潰敗。
三十年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七世紀初,發生於西方國家的宗教戰爭中,最慘烈的一役。西元一六一八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太子費迪南接掌波西米亞王位,對新教採取敵視政策而引起境內新、舊兩教大戰,並進而由內戰演為國際性的戰爭。一六四八年,與戰各國簽定威士特法里亞條約,結束了這場長達三十年的戰爭,並承認新、舊教徒有同等的權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