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竄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上衝躍。形容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名。如:「今年畫壇竄起一位新秀,其造詣可與前輩分庭抗禮。」
張文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黃得時、王井泉、陳逸松、中山侑等人組「啟文社」,創辦《台灣文學》,與西川滿主持之《文藝台灣》分庭抗禮。發表小說〈藝旦之家〉、〈論語與雞〉于《台灣文學》;小說〈部落的悲劇〉于《台灣時報》;散文〈酒是稚氣還是邪氣〉于《文藝台灣》;評論〈台灣文化的自我批判〉于《新文化》;散文〈媽祖〉于《民俗台灣》。  1942年發表小說〈夜猿〉、〈頓悟〉、〈閹雞〉、〈地方生活〉于《台灣文學》;散文〈無救的人們〉、〈地相學〉于《民俗台灣》。十月與西川滿、濱島隼雄、龍瑛宗赴東京參加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  1943年以小說〈夜猿〉與西川...
分庭伉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的關係對等,以平等的禮節相見。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當。《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敖之容。」也作「分庭抗禮」。
參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禮進謁、拜見。唐.韓愈、孟郊〈雨中寄孟刑部幾道聯句〉:「秋潦淹轍跡,高居限參拜。」《西遊記》第三九回:「我不在你朝進貢,不與你國相通,你怎麼見吾抗禮,不行參拜!」
非政府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國內政治)為中心的傳統途徑表達不滿以外,還希望以草根百姓透過非政府組織的參與,來建立足以與國家相庭抗禮的國內的、以及全球性的「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終極目標是民主政治的體現。非政府組織除了關心國內政治的運作,有些更是跨越國界、活躍於國際舞台,前者稱為單一國家的非政府組織,譬如美國的「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後者則稱為「國際非政府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簡寫為INGOs),譬如「國際特赦協會」(Amnesty ...
揖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與主人行平等禮,長揖不拜的賓客。謂足與主人分庭抗禮的賓客。《史記.卷一二○.汲黯傳》:「人或說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將軍,大將軍尊重益貴,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將軍有揖客,反不重邪?』」
亢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以平等的禮節相待。《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孝景時,每朝議大事,條侯、魏其侯,諸列侯莫敢與亢禮。」《漢書.卷一.高帝紀下》:「異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與亢禮。」也作「抗禮」。
辭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辭談吐。《北史.卷一八.魏景穆十二王傳下.任城王雲傳》:「及見,直往登床,捧手抗禮,王公先達莫不怪慴,而順辭吐傲然,若無所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