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7.67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窺豹一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管中窺豹」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1>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蒲2>。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3>。」門生輩輕其小兒,迺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子敬瞋目4>曰:「遠慚荀奉倩5>,近愧劉真長6>!」遂拂衣而去。 〔注解〕 (1) 王子敬:王獻之(西元344∼388),字子敬,王羲之子。東晉書法家,會稽人。官至中書令,個性高邁不羈,風流冠時。工書法,世稱二王,卒諡憲。 (2) 樗蒲:一種古代賭博的遊戲。投擲有顏色的五顆木子,以顏色決勝負,類似今日的擲骰子。樗,音ㄕㄨ。 (3) 南風不競:《左傳.襄公十八年》:「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
哂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嘻笑、譏笑。《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拂衣而起,退入後堂。眾皆哂笑而散。」《西遊記》第三七回:「行者聞言,哂笑不絕。」
塵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俗的事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王江州夫人語謝遏曰:『汝何以都不復進,為是塵務經心,天分有限?』」《文選.江淹.雜體詩.殷東陽》:「瑩情無餘滓,拂衣釋塵務。」也稱為「塵事」。
拂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拂衣
勃然變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因發怒生氣而臉色大變。《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孫權聽了孔明此言,不覺勃然變色,拂衣而起,退入後堂。」也作「勃然作色」、「勃然色變」。
見危授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臨危難時,能不惜犧牲個人生命,全力以赴。《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晉.殷仲文〈解尚書表〉:「至於愚臣,罪實深矣,進不能見危授命,亡身殉國,退不能辭粟首陽,拂衣高謝。」也作「見危致命」、「見危受命」。
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保全國家而奉獻生命。晉.殷仲文〈罪釁解尚書表〉:「進不能見危授命,忘身殉國;退不能辭粟首陽,拂衣高謝。」《宋書.卷八十八.沈文秀傳》:「丈夫當死戰場,以身殉國,安能歸死兒女手中乎?」
拂袖而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言語不合,心裡不滿的離去。《三國演義》第六○回:「操先見張松人物猥瑣,五分不喜;又聞語言衝撞,遂拂袖而起,轉入後堂。」也作「拂袖而去」、「拂衣而去」。
護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同前往,並保護其安全。《初刻拍案驚奇》卷七:「玄宗幸蜀,又于劍門奉迎鸞駕,護送至成都,拂衣而去。」《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那山東的路是著名難走的,所以特派兩個親兵護送。」
滄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濱。借指隱者所居住的地方。南朝齊.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唐.杜甫〈曲江對酒〉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