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95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名。多指徒有其名而不負責任。宋.蘇軾〈次韻范純父涵星硯月石風林屏〉詩:「上書名豈待我?獨立自可當雷霆。」也作「掛名」、「跨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論、提及。引申為放在心上。宋.陸游〈送子龍赴吉州掾〉詩:「汝但問起居,餘事勿齒。」《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區區微勞,何足齒。」也作「口」、「掛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繫念。《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吾已知得,不必慮。」也作「掛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懸牌。《紅樓夢》第八六回:「然後知縣牌坐堂,傳齊了一干鄰保證見屍親人等。」也作「掛牌」。
2.醫生、律師等正式開業。如:「牌行醫」。也作「掛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掃墓祭拜後,放置紙錢於墓上。或稱「硩墓紙」(teh-bōng-tsuá)、「獻紙」(hiàn-tsu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繫念。唐.韓愈〈送靈師〉詩:「靈師不懷,冒涉道轉延。」也作「掛念」。
燈結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喜慶的景象。《孽海花》第三回:「衣錦還鄉,原是人生第一榮耀的事,家中早已燈結綵,鼓吹喧填。」也作「張燈結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論、提及。引申為放在心上。宋.蘇軾〈送劉攽倅海陵〉詩:「君不見阮嗣宗臧否不口,莫誇舌在齒牙牢。」也作「齒」、「掛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著喪服。參見「帶孝」條。《三國演義》第一二回:「玄德與大小軍士,盡皆孝,大設祭奠。」
衣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去官職。參見「掛冠」條。金.王寂〈日暮倚杖水邊〉詩:「蒼顏華髮今如許,便衣冠已是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