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3.1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布衣黔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衣、黔首,皆指平民。「布衣黔首」泛指一般的老百姓。《隋書.卷七一.誠節列傳.皇甫誕》:「願王奉詔入廟,守臣子之節,必有松、喬之壽,累代之榮。如更遷延,陷身叛逆,一刑書,為布衣黔首不可得也。」
晨鐘暮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暮鼓晨鐘」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咸用〈山中〉詩(據《全唐詩.卷六四六.李咸用》引)一簇煙霞榮辱外,秋山留得傍簷楹。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情1>。世上路岐何繚繞,水邊簑笠稱平生。尋思阮籍當時意,豈是途窮泣利名。 〔注解〕 (1) 情:寄情。,同「掛」。
尋章摘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寫作時,只知套用前人的章法、語句,而不講究創造性。唐.李賀〈南園詩〉十三首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玉弓。」也作「摘句尋章」。
掛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王莽殺子,逢萌以為禍將累人,乃解冠掛東都城門而去。見《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逢萌》。後比喻辭官。《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列傳.杜京產》:「泰始之朝,掛冠辭世,遁捨家業,隱于太平。」宋.歐陽修〈送襄陵令李君〉詩:「民淳政簡居多樂,無苦思歸欲掛冠。」《儒林外史》第八回:「看老世臺這等襟懷高曠,尊大人所以得暢然掛冠。」也作「冠」、「衣冠」。
酣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暢飲。《晉書.卷四九.阮籍傳》:「常步行,以百錢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
燈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細竹或鐵絲做骨架,外表糊上紗或紙;或以塑膠做成,以蠟燭或電燈做為光源。可提在手上或掛在屋簷下,作為照明用具或裝飾品。《宋書.卷三.武帝紀下》:「床頭有土鄣,壁上葛燈籠、麻繩拂。」《老殘遊記》第四回:「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了個雙紅名帖。」
帶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者的親屬和親戚,在一定喪期內穿著孝服,或在袖子上纏黑紗、頭上紮白繩等,表示哀悼。也作「戴孝」、「孝」、「掛孝」。
張燈結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掛著燈籠,結著彩球、彩帶。形容喜慶的景象。《三國演義》第六九回:「告諭城內居民,盡張燈結彩,慶賞佳節。」也作「燈結綵」、「掛燈結彩」、「懸燈結彩」、「張燈掛彩」。
朝鐘暮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寺中朝課之前和熄燈之前皆會敲擊鐘鼓。用以警惕與自勵。唐.李咸用〈山中〉詩:「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情。」也作「暮鼓晨鐘」、「晨鐘暮鼓」。
耳邊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杜荀鶴〈贈題兜率寺閑上人院〉詩(據《全唐詩.卷六九二.杜荀鶴》引)人間寺應諸天號,真行僧禪1>此寺中。百歲有涯頭上雪,萬般無染耳邊風。帆波浪驚心白,上馬塵埃翳眼紅。畢竟浮生謾勞役,算來何事不成空。 〔注解〕 (1) 禪:禪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