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7.92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金銀珠寶鑲製成的花形飾物。唐.白居易〈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唐.韋莊〈清平樂.何處遊女〉詞:「妝成不整金鈿,含羞待月鞦韆。」
依樣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樣畫葫蘆」條。 01.宋.劉克莊〈方名父松竹梅三友除授四六後語〉:「戲擬數篇,依本葫蘆爾,公見之擊節,後效顰而作者益眾,意益新語益工。」 參考詞語︰葫蘆畫樣注音︰ㄏㄨˊ ㄌㄨˊ ㄏㄨㄚˋ |ㄤˋ漢語拼音︰hú lú huà yàng釋義︰猶「依樣畫葫蘆」。見「依樣畫葫蘆」條。 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五.書簡二.答某書》:「熙寧淳熙,先後百年,其間未甚相懸也。及今世遠事殊,而必於葫蘆畫樣,吾恐其謬於聖賢者不啻千里矣。」 參考詞語︰依樣葫蘆注音︰| |ㄤˋ ㄏㄨˊ ㄌㄨˊ漢語拼音︰yī yàng hú lú釋義︰即「依樣畫葫蘆」。見「依樣畫葫蘆」條。 01.《文明小史.第三一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竹片、牛骨或金屬等製成的細齒梳子,用以除去髮垢,或插在頭上當髮飾。唐.杜甫〈水宿遣興奉呈群公〉詩:「耳聾須畫字,髮短不勝篦。」唐.白居易〈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傍若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視甚高或意態自然。《晉書.卷七九.謝尚傳》:「導令坐者撫掌擊節,尚俯仰在中,傍若無人,其率詣如此。」也作「旁若無人」。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陸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婦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杆。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位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
鈿頭雲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篦,細密的梳子。鈿頭雲篦指梳子上有雲紋且兩頭鑲嵌金花寶飾。唐.白居易〈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亡國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將滅亡時充滿愁苦哀思的音樂。《禮記.樂記》:「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聊齋志異.卷二.林四娘》:「再強之,乃俯首擊節,唱伊、涼之調,其聲哀婉。歌已泣下。公亦為酸惻,抱而慰之曰:『卿勿為亡國之音,使人悒悒。』」
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器名。由兩根硬木棒組成。音響脆而堅實,為梆子戲的主要擊節樂器。
羅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絲織的裙。《文選.江淹.別賦》:「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霑羅裙。」唐.白居易〈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雲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如雲形的梳子。唐.白居易〈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