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北平方言。指支付、付清。如:「候帳」、「這桌酒菜,張先生已候過鈔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6.支付。如:「開支」、「開銷」、「開工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給予、支付。如:「出錢」、「出納」、「支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憑票據支付或領取現金。如:「兌現」、「匯兌」、「擠兌」。
仰人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遠。 (3) 帶甲百萬:指兵力雄厚。帶甲,披甲冑的將士。 (4) 穀支十年:指儲糧豐富。支,支付。〔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三國志.卷六.魏書.董二袁劉傳六.袁紹》
應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付、付給。《醒世恆言.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姐夫,且將這些錢去,收拾起店面,開張有日,我便再應付你十貫。」
應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支付使用。《儒林外史》第七回:「如今也罷,我也告一個假,同你回去,喪葬之費數百金,也在我家裡替你應用,這事纔好。」《老殘遊記》第一回:「其先他的父親原也是個三四品官,因性迂拙,不會要錢,所以做了二十年實缺,回家仍是賣了袍褂做的盤川。你想可餘資給他兒子應用呢?」
支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支付、支出。《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一應殯殮之費,都要他支持。你可服麼?」
押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買賣雙方成交後,賣方持有關憑證或匯票向銀行貼現或由銀行承兌,稱為「押匯」。現今商場上,多指出口押匯,也就是出口商將信用狀及附帶的單據文件,如提單、保險單、匯票、貨運單據等,「押」給銀行,而由銀行承購或貼現,支付出口商貨款。
郭懷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1)1650年代,荷蘭的貿易遭遇強力競爭,利潤下滑;長期以來施行的贌社制度標價越來越高,漢商無力支付、甚至破產;1651年,稻米、蔗糖生產較去年大幅下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人口之經濟負擔更為沉重,面對一連串的經營困境,荷蘭當局又以增加稅目來修補財政缺口,荷漢關係日漸緊張。(註2)與此同時,聯合東印度公司在徵收人頭稅的時候又頻頻引起紛爭──徵收人員橫行霸道、敲詐勒索、藉口臨檢人頭稅單侵入民宅、偷竊,稅目罰款本已重重,這樣的衝突使漢人更加不滿,最後爆發反抗。 經過1652年9月7日,赤崁的農墾業主郭懷一密謀聚眾,8日破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