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06.252 ms
共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查理大帝的教育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查理大帝的教育改革,是指西元八、九世紀時法蘭克(Frank)王國君主查理大帝(Charles the Great, 742~814)或稱查理曼(Charlemagne)大帝在王國境內所施行的教育革新工作。查理大帝雄才大略,是中世紀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他有感於當時歐洲文教活動的衰微,遂推展了許多振興文教的措施,對於當時歐洲文教活動的復興頗有貢獻。歷史稱查理大帝在位期間(768~814)為「加羅林復興」(Caroligian Renaissance)。
西元八○○年時,查理大帝受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Holy Roman Emperor);此使得由日耳曼民族組成的法蘭克人正式接管... |
[一九五九年柏端教育改革方案](法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五八年戴高樂總統主政後,命教育部長柏端(J. Berthoin)致力於教育改革,而有一九五九年一月六日的教育改革或稱[柏端法案](Decret Berthoin)。其主要改革內容仍採用一九五六年比利葉荷(René Billéres)的建議案:(1)延長國民教育為十年,凡年在六至十六歲之法國國民必須接受義務教育,規定小學為基礎教育階段,共五年(6~11歲);(2)建立四年制的普通教育初中,規定初級中學之前兩年為觀察期,實施性向觀察;二年後為輔導期,輔導分組(升學或就業);(3)將中等學校統一命名為Lycée,重新規劃、實施雙軌制。其一,實施普通課程:稱國立中學為Lycée,修業期間為七年...
|
培根的大學教育改革意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培根(Francis Bacon,1561~l626)是現代科學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他提倡歸納法(induction),並喊出「知識即力量」(knowledge is power)的口號。對大自然採取戡天役物的思想,而科技是征服自然的利器。
培根的大學時代就讀於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他對高等教育的主張,主要見於〔知識的增進〕(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一書;其主要的批評如下: 1.大學只在於做就業的準備,而不是對科學和技藝的進步有真正的貢獻。 2.各種做實驗的設施嚴重不足,而實驗是追求大... |
洪保德的師範教育改革(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洪保德的師範教育改革,是指一八○九年洪保德(F. Wilhelm von Humboldt, 1767~1835)出掌新成立的普魯士(Prussia)公共教育部後,為改進中等教育所進行的教師訓練及資格檢定方面的改革;主要是於一八一○年頒布〔檢試中等學校教師規程〕。(參見「德國中等教育規程」)。
|
〔郎之萬教育改革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郎之萬教育改革計畫〕係依據法國物理學家及教育改革家郎之萬(Paul Langevin)與瓦隆(Henri Wallon)之教育建議,由郎之萬-瓦龍(Langevin-Wallon)委員會於一九四七年六月十九日所提交給法國教育部的一項教育改革計畫,建議法國教育部對法國教育作結構性的改革,以適應社會的重大變遷。由於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原先培養勞工的教育,必須調整為技術人員的培養。同時,法國的大、中、小學教育,必須謀求與現實社會生活的配合,以免使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脫節。該項教育改革計畫,認為法國教育極需加強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訓練學生客觀解釋現象的能力,以及養成學生系統地批判事物的精神。同時...
|
德國教育改革建議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各邦教育部長常設會議和聯邦內政部,一九五三年九月廿二日通過法律設立的德意志教育制度委員會,經過十二年的工作,由於缺乏與他們合作的執行機構,徒有建議而不能普遍實施,於是在一九六五年六月三十日自行解散。這個共有三十五名委員的機構在這十二年當中,一共發表了二十九項評鑑書、建議書和聲明。該委員會的委員,都以個人超然的身分參加工作,連主席也不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委員會分成若干工作小組,以小組的名義或評議員名義發表報告。
評議內容有的與當時的政治實況有關的問題,如反猶太人的運動,但多數為與教育有關的問題,如學制的改革和師資的培養等。這些建議雖然十分具體而完整,但缺乏一貫的體系。最引人... |
農村教育改革(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村教育改革係指大陸地區針對農村教育體制中存在的弊端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革新實踐活動。自一九七八年以來,大陸地區實行改革開放,曾進行一系列改革。包括:
1.教育結構改革:一九七八年四月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由原教育部正式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結構的主張。一九八○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國家勞動總局〔關於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報告〕,一九八三年五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和改革農村學校教育若干問題的通知〕,對改革農村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教育的意義、奮鬥目標、原則、辦學形式、師資建設及畢業生安置等重大問題都作了原則規定。以後頒發的一系列文件中,又進一步要求從根本上改變農村教育結... |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是中共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於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二日正式頒布的關於最近一段歷史時期內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全文分為教育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戰略和指導方針;教育體制改革;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教師隊伍建設以及教育經費六大部分共五十項條款。該綱要旨在指導一九九○年代乃至下世紀初大陸地區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綜合其要點如下:
1.教育目標到二十世紀末,大陸教育發展的總目標是:全民受教育水準有明顯提高;城鄉勞動者的職前、職後教育有較大發展;各類專門人才擁有量基本滿足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主義教育... |
英國國教的教育改革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宗教改革的事項,大致發生於英國教會從羅馬教會獨立;英國國教接收原本由羅馬教會掌管的大部分職掌,此外並沒收了教會財產,解散修道院,而更顯著的改變則為禮拜儀式的語言,由拉丁語改為英語,並使用英文版本的〔聖經〕、祈禱書、詩篇及教義問答,對於人民之教育甚有助益。
除因應閱讀英文〔聖經〕而增進民眾受教育機會外,英國國教在教育方面之改革尚包括文法學校的創設、強制教師必須為國教徒,以及〔濟貧法〕的施行。以下分別敘述: 1.廢止修道院,創設文法中學:在一五三六至一五三九年間,英國宗教改革解散了修道院;亨利八世及國會沒收了修道院的產業,將其移作建立文法學校之用。自亨利八世至詹... |
一九八五年教育改革(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八五年教育改革指大陸地區自一九八五年正式開始之全國性教育體制全面改革。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頒行〔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是為經濟開放改革以後社會政策改革之重要步驟。改革包括三個方面:
1.全國按地區分三類目標分步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其中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於一九九○年左右實現;中部中等程度發展地區於一九九五年左右實現;西部較不發達地區則於二○○○年以後實現。在此過程中,並由地方政府掌基礎教育管理權,由地方政府制定和實施具體政策、制度、計畫,並由地方政府實行對學校之領導、管理及檢查。2.調整中等教育結構,目標為高中階段逐漸增加職業技術教育,使其學生人數與普通高中人數相當...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