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而像齊國這樣的大國,用兵是很難猜測的,我擔心他們會有埋伏,所以下車查看,看到他們的車跡混亂,旗幟也散亂地倒下時,可以斷定他們是真的被打敗了,才敢放心地乘勝追擊。」後來原文中的「一鼓作氣」,就被用來比喻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勇往直前,才能一舉成事。
杯盤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狼藉,散亂的樣子。杯盤狼藉形容酒席完畢,杯盤散亂的情形。《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宋.蘇軾〈赤壁賦〉:「肴核已盡,杯盤狼藉。」也作「杯盤狼籍」。
紊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亂、無秩序。《西遊記》第二三回:「你看那豬八戒,眼不轉睛,淫心紊亂,急膽縱橫。」《紅樓夢》第一三回:「於是合族人丁並家下諸人都各遵舊制行事,自然不得紊亂。」
烏合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烏鴉般聚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語出《管子》逸文。 △「一盤散沙」
蓬頭垢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頭髮散亂、面容骯髒、不修邊幅的樣子。《紅樓夢》第七七回:「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懨懨弱息,如今現從炕上拉了下來,蓬頭垢面,兩個女人攙架起來去了。」也作「蓬首垢面」。
爛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散亂、消散。《莊子.在宥》:「大德不同,而性命爛漫矣。」《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爛漫遠遷。」也作「瀾漫」。
風雨飄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翹」、「嘵嘵」數個疊字,描寫母鳥竭盡心力後的憔悴與朝不保夕的驚恐。母鳥自訴:「為了築巢,我的羽毛變得散亂枯焦,尾巴殘破得像是枯黃的稻草。但那窩巢在又高又危險的樹梢,被風雨吹打得搖搖晃晃,我內心無比恐懼,卻只能無助的哀叫。」此詩或有所寄託,今日已不可確知。後來「風雨飄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局動盪不安,極不穩定。出現「風雨飄搖」的書證如宋.鄭清之〈念奴嬌.楚天霜曉〉詞:「多少風雨飄搖,夫君何素,晚節應難改。」
弱不禁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詩(據《全唐詩.卷二三一.杜甫》引)春雨闇闇1>塞峽中,早晚來自楚2>王宮。亂波分披已打岸,弱雲狼藉3>不禁4>風。寵光蕙葉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谷口子真正憶汝,岸高瀼滑限西東。 〔注解〕 (1) 闇闇:幽暗不明。闇,音ㄢˋ。 (2)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3) 狼藉:散亂的樣子。 (4) 禁:音ㄐ|ㄣ,承受。
雞皮鶴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雞皮鶴髮」原作「鶴髮雞皮」,出自北周庾信的〈竹杖賦〉。文中,桓溫用「雞皮鶴髮,蓬頭歷齒」來形容楚丘先生的外貌,頭髮發白而且散亂,皮膚粗糙鬆弛,牙齒稀疏,指楚丘先生老了。後來「雞皮鶴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老人的形貌。「雞皮鶴髮」較早的書證如唐玄宗〈傀儡吟〉詩:「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用來形容傀儡戲偶白髮皺皮,作得栩栩如生,和現實生活中的老人一個模樣。
聲名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狼藉,散亂不整齊的樣子,引申為破敗得不可收拾。聲名狼藉形容名聲非常惡劣。[例]此人聲名狼藉,還是少跟他在一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