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1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室操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室操戈」係由「同室」和「操戈」組合而成。「同室」是出自《孟子.離婁下》,孟子認為,大禹、后稷和顏回這三位聖賢,都致力於行仁善之道,以拯救世人,心中急切的程度,就好像看到同一個家裡的人互相打架,披頭散髮、急忙地跑去勸阻。因此「同室」指同一家人。「操戈」則見於《左傳.昭公元年》。春秋時鄭國徐吾犯的妹妹長得很美,公孫楚雖早已將她聘定,公孫楚的堂哥公孫黑卻想強行納聘。徐吾犯不敢得罪兩人,就交給妹妹自行選擇嫁給何人。徐吾犯的妹妹最後選擇了公孫楚,公孫黑知道後,就想把公孫楚殺了,好奪走徐吾犯的妹妹,二人「執戈逐之」,拿著兵器互相追殺,最後公孫黑負傷而回。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同室操戈」,用來比喻兄弟...
甘拜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惠公不給,秦穆公見晉惠公如此忘恩負義,便親自率領大軍討伐,結果三敗晉軍,俘虜了晉惠公。晉國的大夫披頭散髮,拆下帳篷,追隨在惠公的後面。秦穆公看他們垂頭喪氣,十分憂愁的樣子,就派人告知他們說:「大家為什麼那麼悲傷呢?我秦穆公跟隨你們君王惠公往西走,只是實踐你們晉國的妖夢罷了,那裡會做得太過?」這裡的「晉國妖夢」指的是僖公十年的事。當時晉惠公改葬了太子申生,結果晉臣狐突夢見了申生。申生跟他說:因為惠公的無禮,他已請求天帝,將晉交付給秦國,將由秦國來祭祀他。因為有此夢,所以秦穆公引用來說明自己俘擄晉惠公是應了天命。晉國大臣一聽,三鞠躬並叩首說:「君王腳踩著后土,頭頂著皇天,皇天后土都聽到了您的話,我...
天昏地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極度的行為。《儒林外史》第五回:「披頭散髮,滿地打滾,哭的天昏地暗。」
采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傳殷商遺民伯夷、叔齊於武王克殷之後,義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臨終作〈采薇歌〉以申其志。見《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後借指隱居山林。三國魏.嵇康〈幽憤詩〉:「采薇山阿,散髮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將人浪品題,惹得他長歌憶采薇。」也作「採薇」。
披髮入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頭散髮進入山中,引申為隱居不出仕。《三國演義》第五六回:「孤與劉璋,皆漢室宗親,安忍背義而取西川?若汝東吳端的取蜀,吾當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聊齋志異.卷九.王子安》:「從此披髮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嘗謂之文進我者,定當操戈逐之。」
裸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穿衣服,光著身體。《孟子.公孫丑上》:「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晉書.卷四九.列傳.光逸》:「初至,屬輔之與謝鯤、阮放、畢卓、羊曼、桓彝、阮孚散髮裸裎,閉室酣飲已累日。」
隨波逐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設問的方式,假託一名江邊漁父與屈原對話,用以表達他不願同流合污的心聲。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披頭散髮,形容枯槁地在江邊行走。有一位漁父看到他,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擾亂而使其混濁之意,「淈其泥揚其波」就是要屈原隨著大環境,跟著眾人起舞,一起沉淪。《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也收錄這篇文章,同句話則載為「隨其流而揚其波」,意思與原意相似。後來「隨波逐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
馴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柔順而善良。三國.魏.明帝〈短歌行〉:「執志精專,絜行馴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溫水注》:「松原以西,鳥獸馴良,不知畏弓,寡婦孤居,散髮至老。」
吳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伐木抽籐之輩百數十人,皆矯健有力者,編為四隊,伏隘待。戒曰:『番逃時,則起擊』。又作紙人肖己狀,弩目散髮,提長刀,騎怒馬,面山立。約家人曰:『番至,吾必決鬥。若聞吾大呼,則亦呼。趣火相,放煤竹,以佐威』。越數日,番酋至,從數十人,奔鳳家。鳳危坐堂上,神氣飛越。酋告曰:『公許我以人,何背約?今不與, 我等不歸矣』。鳳叱曰:『蠢奴,菩死亦不與若人』。番怒刃鳳,鳳亦格之,終被誅。大呼曰:『吳鳳殺番去矣』!聞者亦呼曰:『吳鳳殺番去矣』!鳴金伐鼓,聲震山谷。番驚竄。鳳所部起擊之,死傷略盡。一、二走入山者,又見鳳逐之,多悸死。婦女懼...
披髮左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頭散髮、衣服向左邊開衽。形容沒有文化的人。也作「被髮左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