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8.9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留傳、遺留。《說文解字.言部》:「詒,遺也。」《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漢.鄭玄.箋:「詒,猶傳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句首發語詞,無義。《詩經.大雅.文王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
燕翼詒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能庇佑造福後代的祖先。語本《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燕翼詒謀,乃稱裕後之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溝渠。《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築城伊淢,作豐伊匹。」《史記.卷二.夏本紀》:「卑宮室,致費於溝淢。」
詒厥孫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子孫的將來作打算、安排。《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也作「詒厥之謀」、「貽厥孫謀」。
燕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出《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後比喻為子孫謀劃,或輔佐君王。《後漢書.卷三六.鄭興傳》:「昔張仲在周,燕翼宣王,而詩人悅喜。」《周書.卷七.宣帝紀》:「朕以眇身,祗承寶祚,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
有色有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有聲有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有聲」本《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文王有聲,遹駿有聲。」是說文王非常有聲譽。「有聲有色」一語則見於宋朝汪藻的〈翠微堂記〉,他記敘自己退職隱居後,寄情山水,領悟到「世之有聲有色者,未有不爭而得,亦未有不終磨滅者」,意思是說:擁有名聲和貴位的人,都必須不斷地爭奪才能得到,而且將會消失。他以為只有山水帶給人的快樂,不須爭奪,並且可以長存心中。後來「有聲有色」這句成語,不只用來形容人,還可以用在形容事物的豐富多采。如《老殘遊記》第七回:「若求在上官面上討好,做得烈烈轟轟,有聲有色,則只有依玉公辦法,所謂逼民為盜也。」至於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二:「謝靈運...
詒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傳、遺留。《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後人當作歇後語用,稱子孫為「詒厥」。也作「貽厥」。
貽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貽,遺留。燕,安樂。貽燕語本《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後比喻為後世子孫留下安樂穩定的根基。唐.白居易〈許昌縣令新廳壁記〉:「嗚呼!吾家世以清簡,垂為貽燕之訓。」
遹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求。《詩經.大雅.文王有聲》:「匪棘其欲,遹追來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