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方言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言學校發軔於歐洲宗教改革時期,也是康門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 1592~1670)所設計的學校教育制度中的初等教育階段,介於學前教育的「母親學校」和中等教育的「拉丁學校」之間。康門紐斯將這階段比喻為「夏」。
  康門紐斯是十七世紀歐洲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也是感官唯實論的代表人物。其基本思想主張一切教學必須按照自然的秩序,慎重予以歸類及安排;教師傳授知識給兒童時,必須持續運用感官的知覺,以使兒童能夠理解。
  方言學校設於每一村鎮中;康門紐斯主張全民入學,不分階級、性別、種族、身分或貧富,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六歲到十二歲的兒童,都應入方言學校接受...
方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誑話、粗野的話。《董西廂》卷五:「著他方言語,把人調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東方言。指田野間的水溝。如:「深圳」。
閩粵方言。指灌溉用的水渠。如:「八堡圳」、「嘉南大圳」。
篳路藍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篳路,以荊竹編製的柴車。篳路藍縷指駕柴車,穿破衣,以開闢山林。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唐.孔穎達.正義:「以荊竹織門謂之篳門,則篳路亦以荊竹編車,故謂篳路為柴車。方言云:『楚謂凡人貧,衣破醜敝為藍縷。』藍縷謂敝衣也。」後比喻創造事業的艱苦。連橫〈臺灣通史序〉:「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也作「蓽路藍縷」、「蓽露藍蔞」、「篳路襤褸」。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高德基《平江記事》:「太伯有國,自號勾吳……越滅吳,子孫以國為氏,今吳中吳氏甚多。而語音呼魚為吳,卒以橫山下古吳城為魚城。方言以訛傳訛,有如是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言中的語助詞。如:「囝仔」、「阿飛仔」、「歌仔戲」。
廣東方言。指幼小的東西。如:「豬仔」、「雞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閩南方言。義同祟。指倒楣,運氣差。如:「今天真衰,無緣無故碰了個大釘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閩南方言:(1)稱兒子。《集韻.上聲.獮韻》:「囝,閩人呼兒曰囝。」如:「大囝」。(2)稱兒女。如:「囝孫」。或讀為ㄋㄢ nān。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