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0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效法。《書經.周官》:「俞師汝昌言。」漢.孔安國.傳:「言禹功甚當,可師法。」
孳孳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孜孜不倦」之典源,提供參考。 ◎1《書經.益稷》(舜)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1>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2>日孜孜3>。」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2) 思:語詞。無義。 (3) 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 ◎2《書經.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
總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括一切。《後漢書.卷六○.馬融傳》:「俾之昌言而宏議,軼越三家,馳騁五帝,悉覽休祥,總括群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總括其名,並歸雜文之區。」
孜孜不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孜孜不倦」之典源,提供參考。 ◎1《書經.益稷》(舜)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1>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2>日孜孜3>。」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2) 思:語詞。無義。 (3) 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 ◎2《書經.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
蔚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悶悶不樂的樣子。《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愁蔚蔚以慕遠兮,越卬州而愉敖。」漢.仲長統《昌言.理亂》:「彼之蔚蔚皆匈(胸)詈腹詛,幸我之不成,而以奮其前志,詎肯用此為終死之分耶?」
殷殷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孜孜不倦」之典源,提供參考。 ◎1《書經.益稷》(舜)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1>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2>日孜孜3>。」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2) 思:語詞。無義。 (3) 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 ◎2《書經.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
入不支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寇賊,尚可緩於危亡,而惜乎不見納也。既而兵科給事中劉徽疏請裁驛遞,有旨裁十之三,省郵傳銀六十萬。公獨昌言曰:「驛遞之設,貧民不能自食者賴之,裁之太過,將鋌而走險,此盜生之源也。」俄而李自成果以驛卒被裁,走入高迎祥隊中,後遂以亡明,朝野咸服公計慮之遠云。 〔注解〕 (1) 朱彝尊:西元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清浙江秀水人。精於詩文及金石考證之學,詩與王士禎並稱南北兩大宗,又工古文,好為詞。著有《曝書亭全集 》。  (2) 倪公:指倪嘉慶,字篤之。明朝人,應天府江寧人,生卒年不詳。天啟二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官至戶科給事中。崇禎時,嘗諫裁驛遞之議,帝不納。後李自成以驛卒被裁,入高迎祥...
上漏下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屋破漏,不蔽風雨。形容生活貧窮困苦。《莊子.讓王》:「上漏下溼,匡坐而弦。」漢.仲長統《昌言下》:「好節之士,……有茅茨蒿屏而上漏下溼者矣,有窮居僻處求而不可得見者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腳緊挨,小步行走。《詩經.小雅.正月》:「謂地蓋厚,不敢不蹐。」漢.仲長統《昌言.理亂》:「當君子困賤之時,跼高天,蹐厚地,猶恐有鎮厭之禍也。」
怛然失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畏懼而變了臉色。宋.蘇洵〈送石昌言北使引〉:「聞介馬數萬騎馳過,劍槊相摩,終夜有聲,從者怛然失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