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87.5042 ms
共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正面的、臉所向的一面。與「後」相對。如:「前門」、「前方」、「面前」。《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唐.李白〈靜夜思〉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瓊樓玉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精美華麗的樓閣。亦用以指月宮或神仙住的地方。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也作「瓊臺玉閣」、「瓊臺玉宇」。
|
月白風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色皎潔,微風清涼。形容美好的月夜。宋.蘇軾〈赤壁賦〉:「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隋唐演義》第三四回:「明日趁此月白風清,須作一清夜游,方得暢快。」也作「風清月白」。
|
俯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高處往下看。《文選.宋玉.高唐賦》:「俯視崝嶸,窐寥窈冥。」《文選.曹丕.雜詩二首之一》:「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
合浦珠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錢謙益〈賀泉州孫太守得子四絕句〉詩其四:「合浦珠還未足誇,史君掌上抱靈蛇。君從嘗熟湖頭看,明月光先罩水涯。」
|
浮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空飄浮的雲。《楚辭.宋玉.九辯》:「塊獨守此無澤兮,仰浮雲而永歎。」
2.比喻不足掛心或重視的事物。《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3.比喻小人、佞臣。《楚辭.宋玉.九辯》:「何氾濫之浮雲兮,猋壅蔽此明月。」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4.比喻輕快飄逸的筆勢。《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5.比喻時光流逝迅速,世事變化無常。唐.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州故人〉:「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不見浮雲世態紛紛變,秋草人情日日疏。」
|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品:《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長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長干行》妾髮初覆額 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 遶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 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 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 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 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 瞿塘灩澦堆五月不可觸 猿鳴天上哀門前遲行跡 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 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來 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 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 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 直至長風沙
|
燕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為樂府平調曲名。始創於魏文帝曹丕,作品皆描寫婦女懷念從軍遠行的丈夫。後人的作品則多敘述征戰之事,以唐代高適最為著名。
|
中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月之中,故稱為「中秋節」,民俗於是日全家團聚,吃月餅賞月。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四.中秋》:「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也稱為「八月節」、「團圓節」、「秋節」、「中秋」。
|
流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恩惠德澤流傳於後世。《穀梁傳.僖公十五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後漢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左雄》:「流光垂祚,永世不刊。」
2.流動、閃爍的光彩。三國魏.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只見正西上一星,其大如斗,從天墜下,流光四散。」
3.指如流水般逝去的光陰。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一一:「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儒林外史》第一回:「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
4.特指隨波流動的月光。唐.陸暢〈簾〉詩:「勞將素手捲蝦鬚,瓊室流光更綴珠。」宋.蘇軾〈赤壁賦〉:「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