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可思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一.詠物詩》:「至吳江郭頻伽明經詠詩筒……則如羚羊香象,微妙不可思議矣。」
上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九.明經》:「權文公謂,註疏猶可以質驗。不者,儻有司率情,上下其手,既失其末,又不得其本,則蕩然矣。」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苟且偷安」係由「苟且」及「偷安」二語詞組合而成。 「苟且」見於《漢書.卷八六.何武王嘉師丹傳.王嘉》。王嘉(?∼西元前2),西漢平陵人,字公仲,以明經射策甲科為郎,後為南陵丞、長陵尉。哀帝時為丞相,封新甫侯。哀帝寵幸佞臣董賢,王嘉極諫,被繫於獄中二十餘日而死,追諡忠。王嘉曾上疏哀帝論政,認為孝文帝時吏治清明,官員們盡忠職守,行事不會馬虎草率,得過且過。 「偷安」則見於漢.賈誼《新書.數寧》。賈誼(西元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為文學家兼政論家。文帝召為博士,超遷至太中大夫,所論列多見施行,因遭毀忌,出為長沙王太傅,遷為梁懷王太傅,後懷王墮馬死,誼自傷為傅無狀,年餘亦卒,世人稱為「賈太...
滄海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狄家來盤問案情,所有人都爭著向官吏辯護自己的清白,只有狄仁傑繼續專心讀書,沒有受到影響。後來狄仁傑以明經舉第,出任為汴州參軍。但是他上任不久,就被其他官吏誣陷,由黜陟使閻立本審訊。在審訊時,狄仁傑據理直言,陳訴冤情,由於對答如流,讓閻立本十分驚訝,臨走時稱讚道:「孔子曾說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品行。今日我見你的表現,而國家不能重用你,你可以說是遺漏在滄海裡的一顆明珠啊!」閻立本就薦舉他為并州法曹參軍。狄仁傑一生忠於唐室,勤於吏職,政績頗著,又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擁戴,終能上承貞觀,下繼開元,為唐朝開展另一個盛世。後來原文中的「滄海遺珠」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
汗馬功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ī釋義︰猶「汗馬功勞」。見「汗馬功勞」條。 01.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二齣》:「我霍休文文不能起明經之科,武不能建汗馬之績,祇卑卑執役主家,如何是好?」 02.《清史稿.卷五○○.遺逸列傳一.李清》:「夫諸將事先帝未收桑榆之效,事陛下未彰汗馬之績,方應戴罪,何有勳勞?」 參考詞語︰汗馬勛勞注音︰ㄏㄢˋ ㄇㄚˇ ㄒㄩㄣ ㄌㄠˊ漢語拼音︰hàn mǎ xūn láo釋義︰猶「汗馬功勞」。見「汗馬功勞」條。 01.清.吳梅《風洞山傳奇.第九齣》:「和衷共濟祈公等,戮力同心敵北兵,方能夠汗馬勳(勛)勞報聖明。」
引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飲鴆止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霍諝》載,東漢霍諝,從小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才氣,年紀小小就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十五歲那年,有人誣告他的舅舅宋光,說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詔書,於是被捕入獄,在牢中遭到審問拷打。霍諝寫了一篇奏記為他申辯,其中有一段說到:「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穩順利,現已位居地方首長的高位,品格也沒有什麼缺失。這樣的一個人,即使對於皇上的詔書有所疑慮,也會採用一種穩當的方式來解決,怎麼可能冒著死罪私下更改詔書?這樣的行為好比是一個飢渴的人,吃有毒的附子來止飢,喝毒酒來止渴,食物還沒進到肚子裡人就死了,所以不可能有人這樣做啊!」大將軍...
正本清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玉石區分,薰蕕有辨,長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從沙汰。」 02.明.劉基《誠意伯文集.春秋明經.卷一九.公朝于王所仲孫羯會晉韓不信云云城成周》:「觀《春秋》之所書,然後正本澄源之意可得而知矣。」 參考詞語︰端本澄源注音︰ㄉㄨㄢ ㄅㄣˇ ㄔㄥˊ ㄩㄢˊ漢語拼音︰duān běn chéng yuán釋義︰猶「正本清源」。見「正本清源」條。 01.《舊唐書.卷三七.五行志》:「誠願坦然更化,以身先之,端本澄源,滌瑕蕩穢。」 02.元.王惲〈克己齋記〉:「而公端本澄源之志,實有在於此。」 參考詞語︰塞源端本注音︰ㄙㄜˋ ㄩㄢˊ ㄉㄨㄢ ㄅㄣˇ漢語拼音︰sè yuán duān běn釋...
喪心病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玄成:韋玄成(?∼西元前36),字少翁,漢朝魯國鄒人。韋賢少子。少好學,修父業,謙遜下士,以明經擢為諫大夫,遷大河都尉。後以讓爵辟兄事,宣帝高其節,以為河南太守。 (3) 陽:通「佯」,偽裝。
妄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上指依不正確的概念而作的思維。《金光明經》卷二:「心如幻化,馳騁六情,而常妄想,分別諸法。」
經驗學習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84)的論述以及參閱其他學者相關著作(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加上自我的瞭解,簡略說明經驗學習圈內涵與重點。(一)體驗(Experiencing):參與者擁有開放的意願,透過引導者有技巧的帶領,將自己置身於活動中感受任何具體經驗,並學習到有價值的樂趣。(二)反思內省(Reflecting):將活動中所見、所聽、所聞、所感覺到的事物,轉化為內在省思,並藉由省思與檢視問題的核心所在,尋求與過去經驗的結合,以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三)歸納(generalizing):透過不斷的與他人討論以及自我的反思,將前一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