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生有活遍地花」。著有散文《五花十色相》、《唱起唐山謠》、《民權路回頭》等近二十冊,小說《秀才樓五更鼓》等,作品多篇收入高中及大學國文選教材。為七零年代台灣鄉土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亦是林燿德、林彧等人被視作1990年代後,表現頹廢都會特質的台灣都市文學的代表。 觀點 阿盛擅長經營鄉土題材及語言,也善用民間故事,在現代散文中別具一格,對記錄民間文化貢獻良多。許多民間故事隱藏著台灣人的集體性的記憶,通過匿名性的創造經由口頭傳播的流傳,標誌著台灣社會底層的、並且也是眾人的文化精華。阿盛熱愛民俗文化,通過民間文學的取用,他成...
車鼓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由大陸花鼓結合臺灣當地的音樂和表演形式,演變成的歌舞小戲。車鼓的車在閩南語裡有翻、舞的意思。表演不限場地大小,角色造型亦無嚴格限制。演員以小丑和小旦為基本表演組合,有時另加副旦,或數組輪番演出。戲目取材於民間故事,音樂主要是閩南流行的一些民歌小調,如〈桃花過渡〉、〈五更鼓〉、〈牽紅姨〉等。如:「這次的國慶晚會安排了車鼓陣等民俗技藝表演。」也作「車鼓弄」。
三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打更鼓來報夜間時刻,三鼓表示三更。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宋.蘇軾〈永遇樂.明月如霜〉詞:「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
車鼓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一種載歌載舞的小戲。係由大陸地區花鼓流傳至閩南,再傳至臺灣,結合當地的音樂和表演形式,演變成的歌舞小戲。「車」在閩南語裡有「翻」或「舞」的意思,「弄」有舞蹈的意思。車鼓的表演不限場地大小,演員以小丑和小旦為主,有時另加副旦,但通常以「二小」為一組,做為基本的表演形式,可數組或輪番演出。角色造型亦無嚴格限制。戲目取材於民謠故事,音樂主要是閩南流行的一些民歌小調,如〈桃花過渡〉、〈五更鼓〉、〈牽紅姨〉等。也作「車鼓陣」。
樵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門上用以望遠的高樓。《初刻拍案驚奇》卷七:「細聽樵樓更鼓已打三點,那月色一發光明如晝。」《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匡超人大喜,當晚點起燈來替他不住手的批,就批出五十篇,聽聽那樵樓上,纔交四鼓。」也稱為「譙門」、「譙樓」。
鼉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鼉善夜鳴,聲似擊鼓,相傳其次數和更鼓相應,故稱為「鼉更」。宋.韓駒〈次韻王給事觀殿試唱名〉詩:「我老倦隨宮漏水,江南江北聽鼉更。」
嚴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中警戒的更鼓。《文選.班固.西都賦》:「周以鉤陳之位,衛以嚴更之署。」
禁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城晚間用以報時的更鼓。《水滸傳》第五六回:「早聽得譙樓禁鼓,卻轉初更。」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從來這春夜值千金價。早聽得禁鼓報初更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