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3)的人力資本理論8 其他名詞9 外部連結 概論教育社會學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的知識體系有賴兩個不同的派別。一方是教育學家對赫爾巴特教育體系作出批判時建立,強調教育與社會的互動。另一方是社會學家把教育當作社會制度納入到社會學研究領域。R. Dreeben把教育社會學研究主旨分為三個部分:教育的社會流動性理論(social mobility of education)社區對教育的影響(community influences on education)作為社會組織的學校(social organization ...
婚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人因結婚而產生互為配偶的關係。[例]幸福的婚姻,有賴於雙方共同的努力。
師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師重道之理,從師問學之道。[例]師道的重振,有賴師生相處關係上的重新調整及共同努力。
知識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抽象的、不易被看到的。前者進行知識的處理較為容易;後者要能有效處理,不能只告管理方法與技巧,而且有賴於領導能力,此乃知識領導受到重視之所在。 起源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相當盛行的全面品質管理理論或者組織再造理論,比起重視領導表現的效率和成本效益,所以偏重於命令式管理型態,但是在後來的知識管理理論中,慢慢轉向領導中的分享與合作,以建構組織成為一個知識的社群。因此,知識領導成為知識管理的課題之一,而其最重要的功能,乃是讓成員都能成為知識工作者,享有較多的工作彈性和自治,而且知識工作者也能建立一種緊密關係,彼此相互...
張曉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版社《送你一個字》2009年,九歌出版社 文學觀點張曉風的散文不純粹使用生活的語言,她認為:散文語言有賴於傳統文學的簡潔、婉轉和深厚,由於散文很難靠情節和人物的精彩來吸引讀者,因而特別需要要求文學語言本身的魅力,這樣的魅力,要靠詩詞歌賦中精緻語言的薰陶。基於這樣的散文觀,張曉風創造出她獨特的散文風格,她著有散文、小說、戲劇、兒童文學等30多種,幾十來一直深受讀者喜愛。 評價張曉風創作過散文、新詩、小說、戲劇、雜文等多種不同的體裁,以散文最為著名。她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抒寫婚前的喜悅,情感細膩動人,但她的成就並不止於此...
現實治療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於該對象上的作用,就叫作控制。由此可見,控制的基礎是信息,一切信息傳遞都是為了控制,而任何控制又都有賴於信息反饋來實現。信息反饋是控制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通俗他說,信息反饋就是指由控制系統把信息輸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結果返送回來,並對信息的再輸出發生影響,起到控制的作用,以達到預定的目的。此理論的主要假定有三:一為當學生的需求獲得滿足時,則感到快樂;如果學生未獲得滿足,則感到挫折;其次由於很少給予學生滿足需求,因而學生的工作不利,比較難實現其潛能;最後學校必須營造能滿足學生需求的各種情境。教師在面對學生時,必須襄機提...
張文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幸遭遇寄予深厚的人道主義同情,對人性中的自私給與無情的揭露和鞭撻,但是這一切都在冷靜的描寫中進行。沒有賴和的尖銳指控,沒有楊逵的社會主義理念,也沒有吳濁流的冷笑,可是他透過他那寬闊的人道主義情懷,還是能夠讓人感受到他寫作所蘊含的寫實主義的力量。』  葉石濤則說:「張文環文學的特質在於他濃厚的人道精神。他以為在這個世界裡,有些地方是連做人的條件都缺乏的,簡言之,他所關懷的是頑強地紮根於土地的農民,那被欺凌、被虐待的生活,剛好日據時代的殖民地台灣,正是此種缺乏做人條件的地方。」 參考資料 彭瑞金:〈從小說《奔流》看戰爭時期...
人工智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集了對機器智慧型、人工神經網路以及自動化理論研究領域感興趣的學者舉行了由IBM公司所贊助的研討會。有賴於這次研討會正式定義出了"人工智慧"的新科學。而起初的人工式計算十分緩慢而無效率,所幸拜1960年代積體電路發明所賜讓人工智慧得以突飛猛進的發展與實際運用。雖然此時的積體電路體積笨重,但可計算的規模和速度十足的讓問題的運算速度快上許多。由此可以了解到,若是要將人工智慧系統具體化,不僅僅是理論的發展,更需要仰賴其他學科同步的研究來達到此一目的。除了基本的數學、經濟學外,更包括了人類神經科學(1861年始)、心理學(187...
不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沐浴於光風霽月之中,以消釋其偏蔽,則他日得君行道,必無新法之煩苛,必不斥眾君子為流俗,而社稷蒼生將有賴焉。嗚呼!豈非天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 (2) 王荊公:王安石(西元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宋臨川人。博覽強記,工書畫,尤善詩,而文詞簡練。神宗時為相,改革政治,銳行新法,因反對者眾多,沒有成功。封荊國公,卒諡文。 (3) 懷刺:身懷名片。刺,名片、名帖。 (4) 濂溪:周敦頤(西元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人。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山祖,二程皆其弟子,世稱濂溪先生,卒諡元公。 (5) 恚:音ㄏ...
費德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係和睦,工作程序明確,如果能再配合以領導者的效率觀念,必能創造高度的團體成就。在低度有利的情境下,有賴領導者採取強勢的領導,以便將團體秩序很快的建立起來。在中度有利的情況下,則需要藉由領導者對成員的關懷,來激勵成員提高工作績效。因為一個領導者所使用的領導型式反映他的人格特質,所以其領導型式具有長期穩定性,頗難隨時加以改變以適應各種不同的領導情境。有鑑及此,高頓(Richard A. Gorton)認為學校組織應盡量選用那些對組織環境有較佳適應力(adaptability)的領導者,否則也應選用那些能符合目前組織環境需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