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漸入佳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漸至佳境注音︰ㄐ|ㄢˋ ㄓˋ ㄐ|ㄚ ㄐ|ㄥˋ漢語拼音︰jiàn zhì jiā jìng釋義︰即「漸入佳境」。見「漸入佳境」條。 0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源) 參考詞語︰佳境漸入注音︰ㄐ|ㄚ ㄐ|ㄥˋ ㄐ|ㄢˋ ㄖㄨˋ漢語拼音︰jiā jìng jiàn rù釋義︰猶「漸入佳境」。見「漸入佳境」條。 01.清.金兆燕〈文殊院〉詩:「奇石擲元熊,怪松鬥蒼兕。佳境知漸入,未敢言觀止。」
無話不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什麼話不能說的。比喻交情深厚投契。《文明小史》第八回:「劉伯驥同他逐日往來,十分投契。已是無話不談,但是還未敢把心事說出。」
輕舉妄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紅樓夢》第九回:「如今寶、秦二人一來了,見了他兩個,也不免繾綣羨愛,亦因知係薛蟠相知,故未敢輕舉妄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視。《管子.小問》:「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谿十里,闟然止.瞠然視,援弓將射,引而未敢發也。」唐.尹知章.注:「瞠,驚視貌。」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爭臣論》、《平淮西碑》、《張中丞傳後序》諸篇,而一切銘狀概為謝絕,則誠近代之泰山北斗矣;今猶未敢許也」。張耒論韓愈「以為文人則有餘,以為知道則不足」(《韓愈論》)。朱熹指責韓愈「裂道與文以為兩物」(《讀唐志》)。章學誠稱韓愈的碑誌文是「心識古人源流,隨時通其變化」(《文史通義‧墓銘辨例》)。茅坤說:「世之論韓文者,共曾稱碑蒜;予獨以韓公碑文多奇崛險譎,不得《史》《漢》敘事法,故於風神處或少道逸。」(《唐宋八大家支鈔·論例》)章太炎說:「韓對死生利祿之念,刻刻不忘:登華山大哭,作《送窮文》,是真正的證據。」韓愈登華...
膽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膽量與見識。《三國演義》第七六回:「孤用兵三十餘年,未敢長驅逕入敵圍。公明真膽識兼優者也。」《紅樓夢》第一六回:「自此鳳姐膽識愈壯,以後有了這樣的事便恣意的作為起來,也不消多記。」
委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實、真的。《三國演義》第二六回:「兄今委實在河北;未敢教嫂嫂知者,恐有洩漏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孩兒怎敢有欺?委實是伯娘拿了。」也作「委的」。
俯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舉止動作。《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未敢言內,先言外事,以觀秦王之俯仰。」
算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考慮、計劃。《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又心想算計,要替他娶個媳婦。」《紅樓夢》第一一回:「我們爺原算計請太爺今日來家來,所以並未敢預備頑意兒。」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點王鼎鈞自述:一生流亡,閱歷不少,讀書不多,文思不俗,勤奮不懈。 正式寫作由一九四九年算起,迄今未敢荒廢,曾嘗試評論、劇本、小說、詩、散文各種文體,自己最後定位於散文。已出版『左心房漩渦』等散文集十四種,其它十一種。在台灣為及早力行將小說戲劇技巧溶入散文之一人,誦前人「良工式古不違時」之句日求精進。為基督信徒,佛經讀者,有志以佛理補基督教義之不足,用以銓釋人生,建構作品。吾生有涯,而又才力不逮,常引為恨。曾仿佛家四弘誓願作銘以勵天下同文,銘曰:「文心無語誓願通,文路無盡誓願行,文境無上誓願登,文運無常誓願興。」 寫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