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0.90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借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身,而是以人、事、物的特徵或標幟來替代的修辭技巧(註一)。1.特徵例:韋莊<秦婦吟>:「牽衣不肯出朱門,紅粉香脂刀下死。」2.標誌例: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借人、事、物的所在或所屬代人、事、物以出生地稱呼其人,是古代文人的雅習。如稱韓愈為韓昌黎(韓愈祖籍昌黎)。或是由所在位置替代,如「東市」替代「刑場」,由於古代的刑場在長安的東邊,故以「東市」代之。(註二)1.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2.司馬光<訓儉示康>:「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 以事物的資料或工...
一無所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居易是中唐的著名詩人,他的詩作以平易近人,老嫗(ㄩˋ)能解著稱,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由盛轉衰,王公貴族朱門酒肉,一般百姓生活卻十分困頓,造成許多社會不公平的現象,這些都成為白居易以詩諷諫的題材。在這首〈悲哉行〉中,白居易先寫儒者為學的辛苦與貧困,經常要等到垂垂老矣才能飛黃騰達;次寫富貴人家的子弟不事學問生產,年紀輕輕就能承襲爵位,每日與人飲酒作樂,縱情聲色之間,除了荒嬉娛樂之事,其餘的事都不知道。詩句雖然淺白易懂,但悲痛諷喻之情,躍然紙上,足堪發人深省。後來「一無所知」這句成語 ,可能就從詩中「其餘一無知」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什麼也不知道。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言送黎六郎(壽陽公之子)  冰壺見底未為清,少年如玉有詩名。聞話嵩峰多野寺,  不嫌黃綬向陽城。朱門嚴訓朝辭去,騎出東郊滿飛絮。  河南庭下拜府君,陽城歸路山氛氳。山氛氳,長不見。  釣台水淥荷已生,少姨廟寒花始遍。縣閑吏傲與塵隔,  移竹疏泉常岸幘。莫言去作折腰官,豈似長安折腰客。 天長寺上方別子西有道  假邑非拙素,況乃別伊人。聊登釋氏居,攜手戀茲晨。  高曠出塵表,逍遙滌心神。青山對芳苑,列樹繞通津。  車馬無時絕,行子倦風塵。今當遵往路,佇立欲何申。  唯持貞白志,以慰心所親。 送黎六郎赴陽翟少府  試吏向嵩...
一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介為芥之假借,指小草。一介比喻微小的東西。《孟子.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引申為一人,一個。有卑微、謙虛之意。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歎鯫生孤身一介,騎瘦馬空囊四海,可又早十謁朱門九不開。」《儒林外史》第一回:「卻是起動頭翁,上覆縣主老爺,說王冕乃一介農夫,不敢求見。」
蓬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朱門、望族、名門
青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喻隱逸的生活。《南史.四十一.齊宗室傳.衡陽元王道度傳》:「身處朱門,而情遊江海;形入紫闥,而意在青雲。」
取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判斷決定。《梁書.卷五十一.處士傳.陶弘景傳》:「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閱為務,朝儀故事,多取決焉。」
夔州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裳。脫身無所愛,痛飲信行藏。黑貂不免敝,斑鬢兀稱觴。杜曲晚耆舊,四郊多白楊。坐深鄉黨敬,日覺死生忙。朱門任傾奪,赤族迭罹殃。國馬竭粟豆,官雞輸稻粱。舉隅見煩費,引古惜興亡。河朔風塵起,岷山行幸長。兩宮各警蹕,萬里遙相望。崆峒殺氣黑,少海旌旗黃。禹功亦命子,涿鹿親戎行。翠華擁英岳,螭虎噉豺狼。爪牙一不中,胡兵更陸梁。大軍載草草,凋瘵滿膏肓。備員竊補袞,憂憤心飛揚。上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斯時伏青蒲,延爭守御床。君辱敢愛死,赫怒幸無傷。聖哲體仁恕,宇縣復小康。哭廟灰燼中,鼻酸朝未央。小臣議論絕,老病客殊方。鬱鬱苦不展,羽翮困...
郭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繼承了後一種傳統。他的游仙詩藉遊仙以詠懷,有一定的現實內容。如第一首說:“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遁棲。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表示了對朱門的輕蔑與否定。第五首說:“清源無增瀾,安得運吞舟。圭璋雖特達,明月難暗投”,表現了才志之士生不逢時的感慨。第四首則表現了求仙的渺茫和傷時嘆逝的感情。郭璞游仙詩的另一特色是富于形象性,和一般游仙詩往往寫得過於抽象不同。如第三首說:“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綠蘿結高林,蒙籠蓋一山。……赤松臨上游,駕鴻乘紫煙,左挹浮丘...
待時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待適當的時機,才有所行動。《易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二齣:「掃秋雲半生如夢,且渡江西去,朱門寄跡,待時而動。」也作「待時而舉」、「觀機而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