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06.2659 ms
共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業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稱地獄中燒煮地獄眾生的火。由於這些火都是地獄眾生的惡業所招引的,故稱為「業火」。《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乾,上出為鬼。」
|
嚼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無味。《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紅樓夢》第五回:「若不先閱其稿,後聽其歌,翻成嚼蠟矣。」
|
解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指修行者的心已完全息滅貪、瞋、痴等一切煩惱的境界。《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亦稱「涅槃」。
|
龜毛兔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龜沒有毛,兔沒有角。僅有其名而無其實。佛典常用以譬喻空理。《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
|
前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佛家指人世間當前虛妄的塵境。語出《楞嚴經》卷二:「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
|
圓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稱佛、菩薩達到沒有無明、煩惱的障礙,恢復清淨本性的境界。《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宋.范成大〈晚集南樓〉詩:「懶拙已成三昧解,此生還證一圓通。」
|
蒸沙成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如蒸沙石欲成其飯,經百千劫,只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石沙成故。」後用以比喻不可能的事情。如:「他的能力不夠,你卻硬要他擔此重任,這簡直是蒸沙成飯,絕對不可能成功!」
|
攀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學上指心追隨外境而多變。《首楞嚴經》卷一:「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
齋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家稱供養僧眾飲食的佛教徒。《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
|
面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部、臉部。《三國演義》第七回:「孫策望見,按住手中鎗,扯弓搭箭,正射中陳生面門,應弦落馬。」《楞嚴經》卷一:「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