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歎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嗟嘆惋惜。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
仰天長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仰望著天空長聲嘆息。《三國演義》第九三回:「姜維不能分說,仰天長歎,兩眼淚流,撥馬望長安而走。」
|
歎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出長氣,以舒散心中的煩悶和悲傷。《紅樓夢》第六○回:「探春便歎氣說:『這是什麼大事,姨娘也太肯動氣了。』」
|
咳聲歎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憂愁、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聲。《紅樓夢》第三三回:「我看你臉上一團思欲愁悶氣色,這會子又咳聲歎氣。你那些還不足?還不自在?無故這樣,卻是為何?」也作「咳聲打氣」、「嗐聲歎氣」。
|
擊節歎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欣賞音樂時,因讚賞而隨著樂曲的節奏打拍子。後多用於指對詩文創作或藝術表演的讚嘆欣賞。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四.阿房宮賦》:「或者讀〈阿房宮賦〉,至『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袖冷殿,風雨淒淒,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擊節歎賞,以謂善形容廣大如此。」也作「擊節稱賞」、「擊節讚賞」。
|
廢書而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書時心有所感而輟讀興嘆。《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序.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歎也。」《晉書.卷五五.潘岳傳》:「岳讀汲黯傳至司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書之,題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廢書而歎也。」
|
唉聲歎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苦悶、傷感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紅樓夢》第三三回:「我看你臉上一團思欲愁悶氣色,這會子又咳聲歎氣。你那些還不足,還不自在?無故這樣,卻是為何?」《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西卿因縣裡不見,大是沒趣,回到家裡,唉聲歎氣,就同那落第的秀才一般。」也作「唉聲嘆氣」。
|
向若之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著海神若而嘆息,形容對方之偉大宏深。用《莊子.秋水》篇典故,猶「望洋興嘆」之本義。見「望洋興嘆」條。01.宋.樓鑰〈跋楊伯子詩卷〉:「平生未識誠齋,而多見其詩,每深向若之歎。」
|
詠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詠、歌誦。《紅樓夢》第五四回:「此或詠歎一人,或感懷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譜入管絃。」也作「詠嘆」。
|
浩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慨深長而大聲嘆息。唐.鄭谷〈慈恩寺偶題〉詩:「往事悠悠添浩歎,勞生擾擾竟何能。」《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只見他悶坐了半日,忽然浩歎了一聲。」也作「浩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