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作品3 藝術技巧4 相關教學資源 生平李煜(九三七—九七八)。他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他即位時,南唐已奉宋正朔,窮處江南一隅之地。宋朝時時對他壓迫欺侮,他的立國方針,只是用金銀財寶去犒師修貢,以謀妥協。不過他這種結歡修貢,絕不是一個禦敵圖存的根本方法。並且宋主也決不能以此為滿足,一有機會和力量,他是要渡江的。果然宋太祖開寶七年(九七四年。時南唐已去年號。)宋將曹彬伐南唐,次年冬,陷金陵。南唐的軍隊一點抵抗也沒有,就是後主自己,事前完全不知道。等到兵臨城下,內外隔絕時,他還在淨居寺...
璧合珠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聯璧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至武帝元封七年,漢興百二歲矣,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乃詔遷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曆,罷廢尤疏遠者十七家,復使校曆律昏明。宦者1>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曆》2>晦朔弦望3>,皆最密,日月如合璧4>,五星如連珠5>。陵渠奏狀,遂用鄧平6>曆,以平為太史丞7>。 〔注解〕 (1) 宦者:指官吏。 (2) 《太初曆》:漢武帝太初元年由鄧平、落下閎等所制定的曆法。是今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曆法。 (3) 晦朔弦望: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第一日、初七、八日或二十二、二十三日,與十五日。晦,農曆每月最後...
惶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疑懼。《三國志.卷四三.蜀書.呂凱傳》:「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惶惑。」
朝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諸侯、群臣或外國使者朝謁國君。《史記.卷三.殷本紀》:「湯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會以晝。」《南史.卷二八.褚裕之傳》:「每朝會,百僚遠國使,莫不延首目送之。」
變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更動。《禮記.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
附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附。《宋書.卷二.武帝本紀中》:「劉毅叛換,負釁西夏,凌上罔主,志肆姦暴,附麗協黨,扇蕩王畿。」《文選.左思.魏都賦》:「附麗皇極,思稟正朔。」
執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執不悟。《舊唐書.卷五四.王世充傳》:「四海之內,皆承正朔,唯公執迷,獨阻聲教。」《三國演義》第一九回:「布回顧宮曰:『陳登安在?』宮曰:『將軍尚執迷而問此佞賊乎?』」
珠連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聯璧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至武帝元封七年,漢興百二歲矣,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乃詔遷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曆,罷廢尤疏遠者十七家,復使校曆律昏明。宦者1>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曆》2>晦朔弦望3>,皆最密,日月如合璧4>,五星如連珠5>。陵渠奏狀,遂用鄧平6>曆,以平為太史丞7>。 〔注解〕 (1) 宦者:指官吏。 (2) 《太初曆》:漢武帝太初元年由鄧平、落下閎等所制定的曆法。是今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曆法。 (3) 晦朔弦望: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第一日、初七、八日或二十二、二十三日,與十五日。晦,農曆每月最後...
符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吉祥的徵兆。《管子.水地》:「藏以為寶,剖以為符瑞。」《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
草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草創、初設。《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誼以為漢興二十餘年,天下和洽,宜當改正朔,易服色制度,……乃草具其儀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