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79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璧合珠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聯璧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至武帝元封七年,漢興百二歲矣,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乃詔遷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曆,罷廢尤疏遠者十七家,復使校曆律昏明。宦者1>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曆》2>晦朔弦望3>,皆最密,日月如合璧4>,五星如連珠5>。陵渠奏狀,遂用鄧平6>曆,以平為太史丞7>。 〔注解〕 (1) 宦者:指官吏。 (2) 《太初曆》:漢武帝太初元年由鄧平、落下閎等所制定的曆法。是今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曆法。 (3) 晦朔弦望: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第一日、初七、八日或二十二、二十三日,與十五日。晦,農曆每月最後...
穆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天。《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
服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的顏色。《禮記.大傳》:「改正朔,易服色。」《儒林外史》第五○回:「他拿的是個已革的生員,怎麼卻是這樣服色。」
服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衣服器用的制定和式樣。《漢書.卷九八.元后傳》:「變更正朔服制,亦當自更作璽,傳之萬世,何用此亡國不祥璽為,而欲求之?」《南史.卷二二.列傳.王曇首》:「時朝儀草創,衣服制則,未有定準。」
珠聯玉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聯璧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至武帝元封七年,漢興百二歲矣,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乃詔遷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曆,罷廢尤疏遠者十七家,復使校曆律昏明。宦者1>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曆》2>晦朔弦望3>,皆最密,日月如合璧4>,五星如連珠5>。陵渠奏狀,遂用鄧平6>曆,以平為太史丞7>。 〔注解〕 (1) 宦者:指官吏。 (2) 《太初曆》:漢武帝太初元年由鄧平、落下閎等所制定的曆法。是今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曆法。 (3) 晦朔弦望: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第一日、初七、八日或二十二、二十三日,與十五日。晦,農曆每月最後...
去危就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危險,趨於安全之境。《魏書.卷五○.慕容白曜傳》:「夫見機而動,周易所稱;去危就安,人事常理。」《北齊書.卷三.文襄帝紀》:「去危就安,今歸正朔;轉禍為福,已脫網羅。」
三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商、周三代的正朔,即人統、地統、天統。《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王者必通三統,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獨一姓也。」也稱為「三正」。
疆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疆域。《隋書.卷二.高祖紀下.史臣曰》:「職方所載,並入疆理,禹貢所圖,咸受正朔。」《元史.卷一○二.刑法志一》:「及世祖平宋,疆理混一。」
典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法、常規。《書經.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史記.卷二三.禮書》:「乃以太初之元改正朔,易服色,封太山,定宗廟百官之儀,以為典常,垂之於後云。」
玉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正朔,引申為氣數、國運。「曆」文獻異文作「厤」。南朝梁.江淹〈建平王慶改號啟〉:「皇衢水謐,則玉厤惟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