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秋天的祭祀之一。《詩經.小雅.天保》:「禴祠烝嘗,于公先王。」漢.毛亨.傳:「秋曰嘗。」
愛莫能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隱而不見,所以無法給予幫助。語本《詩經.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漢.毛亨.傳:「愛,隱也。」後指內心雖然同情,想要幫助他,卻無能為力。《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子瞻左遷黃州,乃聖上主意,老夫愛莫能助。」《文明小史》第六回:「兩人雖與黃舉人均有瓜葛,到了此時,也是愛莫能助,只得任其所之。」也作「愛莫之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射韝,古代射箭時所用的皮製護袖。也稱為「遂」。《詩經.小雅.車攻》:「決拾既佽,弓矢既調。」漢.毛亨.傳:「決,鉤弦也。拾,遂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治理。《詩經.小雅.菀柳》:「俾予靖之,後予極焉。」漢.毛亨.傳:「靖,治。」唐.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若不靖於本,而務救於末,則救之所為,乃禍之所起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馬匹胸前的帶子。通「纓」。《詩經.秦風.小戎》:「蒙伐有苑,虎韔鏤膺。」漢.毛亨.傳:「膺,馬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度、刑法。如:「大辟」。《詩經.大雅.板》:「民之多辟,無自立辟。」漢.毛亨.傳:「辟,法也。」漢.桓寬《鹽鐵論.周秦》:「故立法制辟,若臨萬仞之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憂愁。如:「憂心悄悄」。《詩經.陳風.月出》:「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漢.毛亨.傳:「悄,憂也。」唐.白居易〈夜雨有念〉詩:「胡為悄不樂,抱膝殘燈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廣闊、高曠。如:「海闊天空」。《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漢.毛亨.傳:「空,大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迫、受困。《說文解字.穴部》:「窘,迫也。」如:「這可把他窘住了。」《詩經.小雅.正月》:「終其永懷,又窘陰雨。」漢.毛亨.傳:「窘,困也。」《列子.黃帝》:「商丘開先窘於飢寒,潛於牖北聽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